很多父母都知道阅读对孩子的价值,尤其是英文阅读,而睡前亲子中英文阅读也非常普遍;如果只是阅读中文故事书,家长们都还能轻松应付,但是阅读英文绘本书,很多家长一连串的问题就冒出来了......
“我自己的英语都没学好,怎么教?”
“是否需要手指指着字?”
“每天阅读多长时间?”
“我发音不标准,不会教偏了吗?
“孩子听得懂全英文吗?”
“孩子能理解吗?”
今天,我们针对大家的疑惑,我们逐一解答并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小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原则一:兴趣第一儿童做事动机的背后是兴趣,所以兴趣第一!
如果一开始就带着“学习英文”,例如部分家长一上来就要求孩子能读、能说、能背,这样过于功利的目的,往往使得亲子英文阅读一开始就遭遇不顺。
对孩子来说,吸引他们阅读的永远是“故事”,是有趣的“情节”,而不是语言本身,而情节往往来自绘本图片和文字两个途径的结合,正是由此孩子将图像和声音在头脑中演绎加工,而这个过程带来的良好的认知体验和感受就是所谓的“兴趣”!
阅读不是学英语,但是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学习了“英文”。特别强调一点,父母给孩子读英文绘本时,发自内心的愿意和投入,传递出的情感和声音是将孩子带入兴趣体验的关键!
原则二:兴趣需要过程来强化
让孩子喜欢书本,都需要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犹太人爱读书,是全球最爱读书的民族,据说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感受读书是和甜蜜联系在一起的;但如果让孩子在书和IPAD游戏中选一个,估计大部分孩子都会选IPAD。
我们不排斥现代化的新媒介,但是使用的程度需要控制,减少电子设备对孩子时间的占用,留出的时间引导孩子看书。此外,不要一开始就强迫孩子喜欢书本,可以从一些有趣的操作书、立体书开始,也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孩子很喜欢恐龙,你选一本恐龙书给他读,从而减少孩子一开始的排斥。
从慢慢培养对书本的亲近感开始,逐步潜移默化的促成孩子习惯的形成。
原则三:固定的阅读时间
在孩子入睡前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这无疑是亲子关系中非常美好的一刻。
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便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是睡前,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我们有很多测评学员都是每天早晨读半小时书。
很多习惯都是坚持出来的,如果每天都坚持做睡前阅读,那即便哪天家长忘了给孩子阅读,孩子也会主动提醒家长。
原则四:让孩子自己选择读什么书
同原则一,很多家长出于“学习”的目的,会帮孩子选好很多书,这本书是学对话的,那本书是学科学的等等,但是这些书孩子不一定会有兴趣。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看的书,是兴趣之外的第二关键因素。
家长的责任不在于给孩子指定读什么书,而是提供更多更新的图书范围给孩子去挑选,并且做好书籍难度的判断,至少要知道图书的AR和孩子目前的阅读水平吧。
不知道什么是AR的,请移步我们之前的文章《什么是AR Quiz?如何利用它提高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
原则五:家长自己爱阅读吗?
教育里有句名言,Garbage in,Garbage out.父母爱读书,孩子一般都爱读书。
爱读书的爸妈,远比专职教英语但不爱读书的爸妈,对孩子的英语能力发展更有意义。对孩子来说,喜欢阅读的深层出发点,往往是,因为我们一起读英文书。尤其是,如果爸爸能参与进来,那就更好了!
Q&A家长关心的问题总结
Q1、 读书可以配合听MP3和看相关的动画片吗?
A:答案都是肯定的。适度借助新媒介可以快速建立听故事、学英语的兴趣,可以先听音频、先看视频,然后再恰到好处的引入英文绘本,孩子很自然的就更容易进入到了英文绘本阅读的状态。动画片肯定是要英文原版的,既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又培养了孩子英文耳朵,而且对孩子的发音和语感都有很大的帮助,注意控制时间即可。
Q2、 读英文绘本可以用中文翻译吗?
A:刚开始时,如果孩子完全没有英文环境和任何英文基础,一脸懵时,家长可以适当用中文解释一下故事的梗概、背景、大意,注意不要和英文去做对应的翻译,那样的话,孩子估计就直接让你讲中文故事了。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一边逐渐减少中文的使用,一边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可以接受,则进一步减少中文直到完全使用英文。家长也可以配合动作或孩子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给孩子解释故事情节。
Q3、 父母发音不好怎么办?
A:初期可以配合故事配套的MP3标准朗读发音,初期父母的语言输入仅占很小一部分,对孩子的影响有限,不必过于纠结,否则就没法进行下去了。注意父母给孩子读,和完全播放MP3,对孩子来说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参见前面原则一部分最后一句话。
Q4、 孩子的水平和图书难度的匹配问题怎么解?
A:我们曾发布过N多篇文章都从各个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可以看文章了解一下,或者给我(metaschoolcs)留言。
本文由迈塔学习社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