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深处,小时候的连环画,是我印象最深的读物。
连坏画,也就是小人书,一本很小的图书。里面有非常简单的人物图像,形象而又生动。简单的几笔人物画,就把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精彩动人。
一本连环画,由一个故事构成,一幅图画连着一幅图画,直到把故事画完。图画的下面有几十个字的说明,方便小朋友们理解图画的内容。连环画通俗易懂,十分受小朋友的欢迎。
小时候,我们除了看电影外,就是找连环画看,谁家里有连环画,我们都会去他家里抢着看。看不看得懂,我们不管,反正那图画我们喜欢。
有时候为了抢到新的连环画,小朋友之间还会打架。打架的结果,当然是有力气的大孩子占上风,新连环画归他首先看。他在看连环画的时候,周围簇拥着一群小朋友,他们也不愿放弃抢先看新连环画的机会。
那时候,我们再喜欢看的就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名著的连环画。当然还有《鸡毛信》,《小兵张嗄》,《闪闪的红星》等讲小朋友的连环画故事。
我记得,一套《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有48本,每一本都有一个故事。象什么“黄巾起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三分归晋”等等。
《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画的很好看,里面的图画很吸引人,图文并茂,十分精彩。
我们在看连环画的同时,第一次接触了文学名著,为后来喜欢文学,爱好文学起了很好的启蒙作用。
为了凑齐一整套《三国演义》连环画,我可是费了很多心思的,去小朋友那里换,去乡村供销社图书柜台买,过年的压岁钱都用在买连环画上去了。
那时候,一本连环画也就一毛多钱,可我们过年收到大人给的也就一毛,两毛的压岁钱,凑下来也就是贰元钱左右的压岁钱和新年红包。这些压岁钱,可以买十多本连环画了。
当然,更多的还是小朋友之间互相换着看,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几本连环画,看完了互相交换,也不浪费资源。
连环画承载了太多儿时的故事,它丰富了我们的童年和少年。那时候的精神生活十分贫乏,除了每个月大队部放映一场电影,我们享受一顿精神大餐外。
其余时间,我们这些小朋友,就是靠连环画充饥。煤油灯下,我们做完家庭作业后,就从书包里,翻出连环画如痴似渴地看起来。
我们被连环画吸引,被一个个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图画吸引。
小时候的连环画,伴随着我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无数寂寞的夜晚。
煤油灯下的连环画,是一个个精彩的图画故事。
连环画,小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