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交通
北京——青岛
G181:北京南——青岛 / 10:40~15:36
青岛火车站——酒店(青岛金衫微家度假公寓)
地铁 3 号线
交通说明
青岛火车站紧挨着地铁站,因为是节假日的原因,人比较多,但还是推荐做地铁,青岛的地面交通很好,但是会相对拥堵。
住宿说明
我定了 3 晚偏向于民宿的酒店,装修和设备相对陈旧,但是胜在干净,讨巧的是可以穿过高楼之间的间隙望到海岸,看到著名的五四广场一部分。
节假日青岛的酒店和普通时候的价格差了 3 倍,尽量挑非节假日过来
玩
五四广场、音乐广场 2.5/5.0
五四广场算是青岛的地标建筑,因为是假期的原因,人超级多,多到绝望和麻木,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挑一个不是人很多的时间过来会相对好些。
因为是下午天快黑的时候来的,加之有些雾(雾霾?),望向海面有点朦朦胧的,适合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放空(如果人少就更合适了),盯的时间长了,或许会进入 inner peace 的状态。
夜幕降临后,莫名的感觉和上海外滩有些相似,7:30 的时候,沿海的高层建筑会亮起灯光,算是个嘘头儿,好多人等着,我可能并太期望,但是为了不白来,挨到 7:30 灯亮就草草去找吃的了。
五四广场和音乐广场之间,由一条类似“夜市”的沿岸小街联通着,起初以为是海鲜美食一条街,然而并不是:每个店面都是以一个城市的名称命名,青岛、大同、三亚、保定、西安……但却都是在卖同样的贝壳类小工艺品,全国各地的城市来到青岛都被同化,统统给我变成义乌小商品展示柜台,生意最红火的是唯一的一家卖烤鱿鱼的,还是一个临时的摊位。
一旁的音乐广场很黑,只有两个唱歌卖艺的在唱歌,提醒我这里是“音乐广场”,后边有一个“大帐篷”,被老年人用来 K 歌,全国中老年人的夜生活趋于大同。
整体感觉下来,如果是在附近生活和工作,五四广场附近是挺适合休闲放松的,但是如果是像我一样来旅游,实际上和一般的临河/海建筑感觉差不多,不太推荐过来。另外给青岛的交警和警察叔叔点赞,十分友好和敬业,安全感很强。
吃
老火记面馆 3.5/5.0
在酒店简单收拾了下就跑去找吃的了,找了附近的这家面馆,评分很高,点了一份蛤蜊面和一份腌萝卜,汤和面吃起来没有像评论说的那样好吃,但是整体感觉还行,就是一份正常的细面,没啥特别的惊艳感,和苏式的细面很像,腌萝卜很好吃,推荐点萝卜。
价格和一线城市的价格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不太清楚青岛的工资和物价水平:
蛤蜊面:¥22.00
萝卜:¥8.00
青岛原浆啤酒 4.0/5.0
逛完五四广场,就跑到朋友推荐的云霄路美食街找吃的,然而人是在太多,车把街道堵的要死,就退而求其次的买了一袋原浆啤酒,第一次喝青岛的啤酒,感觉特别好喝,回味有些甜甜的,推荐喝不喝酒的人都尝试下,吸管和酒,感觉很特别。
啤酒价格是 ¥48.00 一袋,我知道我买贵了,但是实在懒得跑,而且只会喝这一次了
沿街小摊 --/5.0
可能是我来的地方不对,沿街的小摊只有两样:铁板鱿鱼+现榨橙汁,嗦不粗话,没有购买的冲动,之后会在晚上出去寻找传说中的“野馄饨”,期望不错。
Day2
玩
整体来说,太平角-八大关-海洋馆-德区建筑-教堂-栈桥这个线路都可以徒步走下来,每个景点之间差不多在 2 公里左右(非直线距离),其实这个距离骑车是最方便的,然而青岛没有共享单车,地面交通很发达,公交很多,但是人也多,交通拥堵,推荐徒步体验。
太平角 3.0/5.0
上午去了太平角公园,是一个沿海公园,树木茂盛,空气很好,和北京的公园挺类似的,沙滩不是很干净,大人小孩都在沙滩上提着个小桶抓东西,不太理解。
走两步到处都是拍婚纱的,看来这里是青岛的著名摄影圣地,祝他们幸福。
八大关景区 3.5/5.0
青岛的街道除了纵横交错外,还会有高低之分,八大关的马路就是这样,沿途的树木草地很清新,但是架不住人多和车多,会在稍后找个时间晚上逛下,白天实在没啥逛的意义,人太多了。
青岛海洋馆 0.5/5.0
节假日体验特别不好,人多的很烦躁,持票进去后,是几个房间的假模型,在不断拉低你的期望,出门后辗转腾挪,开始看真正的海洋生物,空间狭小,灯光黯淡,平地电梯观看各种生物的体验是整个观看过程最好的,可能是开始的假模型降低了阀值。
一些鱼类、海龟、软体生物被关在狭小、简陋的墙上鱼缸中,感觉很可怜。一堆人盘坐在“人鱼表演”的大鱼缸前,看了下时间,还有 2 个小时才开始,果断放弃,溜了溜了。
出了人鱼的房间,之后的房间就是各种卖玩具、海产小吃的屋子,连着 3 个,完全和海洋生物无关,感觉吃相有点难看了。
整体下来,只有 2/5 的路程在看海洋动物,其他的就是假模型+卖东西,强烈不推荐买票来玩(点评买票会比美团优惠 ¥30.00)。
大学路、德国监狱、领事馆旧址、青岛邮电博物馆 4.5/5.0
之所以打这么高的分其实和各个景点没关系,主要是这片地区的徒步体验很棒,沿街的德式建筑风格很浓厚,高低错落的马路加上德式建筑特有德红黄蓝色彩,搭配起来很养眼,马路旁边会有很多装修有特色小店,走的过程中彷佛置身在民国时期,幻想着德国人在各个建筑德活动,代入感满满。青岛的政府部门甚至会在原德国的建筑中办公,羡慕的要死,来青岛一定推荐走下这片区域。
各个景点本身的话一般,胜在多出的氛围可以将你代入那个年代,非节假日可能体验会更好些。
吃
阿兹凯乐西餐厅 3.8/5.0
中午的时候挑了一家德式的西餐厅,点了肘子、蒜香面包、菌类烩饭、蜂蜜柚子汁,其中肘子的脆皮太硬了,但是肉的部分很好吃;面包很脆很香;烩饭特别好吃,很香,属于长的一般但很有内涵的饭。这家的量相对偏小,上边这些刚够一个成年男性吃,两个人的话需要再点点儿。
花费:¥210.00,服务态度特别好,环境很好
野馄饨 3.5/5.0
在来之前就被网上各种安利来青岛要吃野馄饨,晚上的时候专门跑去随便找了一家馄饨摊,区别于北方普遍香菜+紫菜的组合,我去的这家放的是番茄,第一次蛮新奇的,喜欢北方面食的可以吃下。
话花费:¥15.00,一共十个馄饨,说实在的,可能是呆在青岛的繁华地区,感觉青岛的物价水平蛮高的
Day2
五四广场(晴天的) 3.0/5.0
今天天气很好,天很蓝,住在附近就又来了一次,蓝天下的五四广场颜值很高,月牙形的海岸线,远端的灯塔,广场后的高楼,在蓝天的映衬下颜值直线上升,一种很敞亮大气的景观。
晚上 10:00 之后也推荐来次五四广场,适合自闭的人在海边发呆,背后的大楼灯光已经关闭,远处的灯塔还在闪着光,海水有节奏的拍打着海岸,思绪万千……
栈桥 2.0/5.0
一条深入海中的路,由于人太多,感觉没啥可逛的,如果是就来一次青岛打卡的话,可以来下,游玩不推荐。
浙江路天主教堂(圣弥厄尔教堂) 4.0/5.0
教堂挺小,允许参观,标准的教堂,高高的尖顶和倾斜的房顶,让我总有些玩刺客信条的感觉,或许真的有只老鹰站在尖顶之上。
教堂外是一片小广场,很有欧洲广场的感觉,推荐不买票参观,在周围和广场转转就好,出教堂门口右侧是一条向下的倾斜马路,两侧是装修或小清新或德式的小店,教堂+广场+小店营造出浓浓的欧式风格,感官和体验特别好,当然也成了拍婚纱照的圣地。
教堂门票:¥10.00
劈柴院 1.5/5.0
从教堂走几步就是这里,只是慕名在其中的小街道逛了下,推荐在吃完饭后去逛,因为本身卖的小吃就挺平常,和北京的南锣鼓巷、烟袋胡同、王府井小吃街没太大区别,想吃特色的本地美食的话还是不要来了,来了依然是看人。
台东步行街 3.0/5.0
是一条很正常的商业步行街,建筑稍显老旧,主街旁的两条小街是各种小吃,这里的小吃反而比劈柴院的好很多,好像还有些我不太清楚的网红小吃:面包、烤肠、鸡爪,有很多人排队,只体验了其中的台湾烤肠,推荐吃下,很好吃,很香,肠衣也很脆,不推荐在吃完饭去,因为小吃还是挺好吃的。
烤肠价格:¥12.00
德国监狱 1.5/5.0
由于前一天下雨,又兜回去逛了下德国监狱,与想象中的画面相差很多,想着现场应该很阴暗,或者可以再现当时的场景,但是真实的情况是整个楼房外观非常漂亮,内部在走廊两侧分布着格式化的小房间,和大学的宿舍一模一样,负一楼是同样的格局,但是层高较低,放了一些刑具,之后就没有之后了,整个可参观的部分耗时 10min,反而门票很贵。
门票:¥20.00
你看到了这个刑具就看到了这个景点的全部
摄像头很应景
Day3
由于火车票买到了青岛西站,所以被迫在黄岛区停留,就临时选择了一个景点,距离市区很远,车程在 1h~1.5h 之间。
胶州湾大桥 3.8/5.0
如果今后没有特殊的事情再来青岛的话,推荐开车走一下这座大桥,现在是中国第二大跨海大桥(第一大是港珠澳跨海大桥),在大桥上,可以欣赏“巨大”的天空,很壮观,和在草原上有相似的感觉。
约的司机师傅还给我传授了外地人在当地吃海鲜的方法:
在老城区的海鲜市场现买,然后找饭馆加工
去吃海鲜自助
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吃到好吃还不贵的海鲜,意外收获。
城市阳台景区 3.8/5.0
考虑到人多,所以没有选择著名的金沙滩,反而选择更加“偏远”的城市阳台景区,到了后发现人确实少,整个景区显得很空旷,意外的适合坐下来面向海滩发呆,沙子较为干净,风景很美,配套的咖啡馆和饭店都很棒,如果还是节假日来的话,推荐这里。
总结
整体感觉来说,青岛是一个适合“漫步”的城市,比如德式建筑区,比如我没去的崂山景区,反而是景点不太值,总体来说打 3.6/5.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