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粒粒皆辛苦与果蔬图”意指“民以食为天”》
冬冬 撰文与绘画
2021-11-30
(一)
民以食为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的意思是:人民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形容民食的重要。这里的“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常言道:“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历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最紧要的问题,也是安定人心的最重要工作。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更亦复如此。粮食是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能力去从事其它活动和一切创造。所以不管在何时,人们都要珍爱生存之本----粮食。
“粒粒皆辛苦与果蔬图”两幅国画,意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于此,乃民以食为天,“食”指粮食并暗示运作粮食所需要的生产资源,扩展为人民群众需要生产粮食等生活必需的资源来维持生存,就像国家要人民来做贡献一样重要,即指民食的重要。
(二)
人尽皆知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出自(唐)李绅《悯农》。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想必李绅这首唐诗大家都会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所以为了唤起大家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意识,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为“世界粮食日”。虽然现在的中国地大物博,物产资源众多,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但是浪费粮食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节约”一词在不少人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
据史料统计显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长期遭受贫困和营养不良之苦的人口8.54亿。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问题,我们还能视浪费粮食而不加以制止吗?要知道“民以食为先”,它是我们生存于世的最根本的保证,否则一切皆无从谈起,可见珍惜粮食,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从小做起,从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拿出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诸葛亮在其《诫子书》所告诫:“俭以养德”,意即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自古以来,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值得彰扬的美德。我们中国,之所以要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因为中国浪费不起。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个人只要浪费一点,总数就非常惊人。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意即懂得知足,好好珍惜所拥有的,杜绝浪费,好过去追求意想之物,奢侈与浪费同等,它们是人为导致贫穷的祸根。
泱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经久不衰;优良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年的文明传递,至今仍炫烂不已;颗颗优质稻谷,历经数千次的科学钻研,可谓千里飘香。勤俭节约,是中华民称的传统美德。勤俭治国的尧,受万民敬仰,被称颂万世;埋首田间的袁隆平毕生奋斗,造福人类?颗颗金黄而饱满的谷粒,是父辈们辛勤的耕耘,是父辈们劳累的汗水,是父辈们凝结的奉献。的确,不要总以为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我们的耕地面积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却要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难道我们的粮食真的已经富裕到了可以不提节约、肆意挥霍的地步了吗?难道粮食真的多得吃不完了吗?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有什么理由去挥霍呢?我们没有理由,我们只有“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能节约一点点,我们的生活定会更加美好!
静逸轩主笔于辛丑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