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般若品)2-9

般若品

迷悟有迟疾(一)

第二个偈颂是: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一)法即无顿渐

六祖直指的见性法,又称顿教;与此对应的,则是倡导渐修的渐教。此为禅门两大主流。但六祖在此偈中,又说“法即无顿渐”,这是为什么呢?

法就是缘起性空的法,也是整个法界运行的规律。见性之人,一定会见到这个规律。眼睛会看,耳朵会听,这个规律到底在哪里?谁让你的眼睛去看?谁让你的耳朵去听?谁在掌握这些东西?你看到的性能到底是什么?它有形相吗?我们对身心深入观察之后会发现:身体是无常的,没有这些东西;思想是后天学来的,也没有这些东西。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语言,比如汉语、日语、英语等,这些都是有相的东西。而真正起作用的,是背后那个运用语言的性能。我们懂得汉语,一开口,说汉语的功能就显现出来。我们学了英语,说英语的功能一样显现出来。如果你做青蛙,叫起来“呱呱呱”,它们之间也能互相交流。

众生无论在哪里,也无论做什么,只要有所表现,就是它的性在生起作用。所以,悟到这个见性的法,是没有顿也没有渐的。我们认为佛法有顿渐之分,实际上,顿悟离不开渐修的基础。我们闻法、思考、禅修,日积月累,有一日豁然开朗,为顿悟;逐渐明白,为渐修。但从心性本自具足的角度说,你一下子悟到的那个并非从无到有,而是本来就有的。

所以,既不能说是顿,也不能说是渐。本来没有生,也没有灭。怎么能说它一下子就有呢?但也不能说它慢慢地有。我们现在还不了解自己,如果了解之后就知道,原来它一直就在,只是没看见,很冤枉。(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认识茜茜是在大一的时候,初见她时,她穿着一条背带裤,配了一件白色民族风的T恤,脸上未施粉黛,干净的像是春天里的...
    狐心雪阅读 3,465评论 2 2
  • 我近期的目标是让儿子快乐学习、提高的学习热情和书写的认真,提升学习成绩,各科成绩达到95分,为小升初打下坚实的基础...
    归韵阅读 949评论 2 2
  • 终于一场秋雨,结束了有点烦躁一天。 空气中一点泥土的气息,连呼入的都水润。 翻看一天所有经历的事,记事本上记录的事...
    海精灵之阅读 988评论 0 0
  • 每个人都有自己走不出的局,究竟困住自己的是什么? 我想人人答案都不会太相同。拿我自己来说,一直都是想得多,做的少,...
    木头马尾的木马阅读 6,303评论 0 0
  • 主题阅读微信公众号:wmszyy 微信个人号:ZJJ_115022-6929分享商业、创业、职业感悟,以...
    老周巴布阅读 2,6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