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诸子百家的三大流派-读书笔记

诸子百家的由来

之前说到周朝有了普世主义文明,但当时的人对这种文明还是懵懂状态,下意识地使用这套价值观来理解世界,形成了一些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被整合为“礼”,是贵族们的战争标准,是君子的行为参照。

但是春秋后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数百年来习惯成自然的秩序崩溃了。人们赖以理解世界的坐标系没有了,世界的意义丧失了,这种时候,就是思想爆发的时候。

这就催生了诸子百家。

按对待传统的态度分成三类

人们开始寻找新的世界意义,那套习惯成自然的行为传统就成为了思考的基本出发点。诸子百家按照对待传统的态度可以分成三类:

一.坚持传统、二.抛弃传统、三.无所谓。

第一第二种生于中原地区,人口密集,秩序复杂,政治需求大,都有积极入世的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给出了截然相反的方法。第三种生于荆楚地区,地广人稀,有着出世的态度。

这三种态度对应着三个派别,分别是儒家、法家、道家。其他派别都可以看作是这三家的变形。

儒家——克己复礼

《左传》里讲“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是最高的礼,而巫师就是“礼”的具体操作者和记录者,所以巫师是最好的解说人选,他们逐渐发展成为儒家。而孔子就是巫师传统的集大成者。孔子认为恢复传统的路径就是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种种冲动,按照传统留下来的“礼”来做事,这样就能达到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仁”。

法家——君主意志

法家认为,用古代的政治逻辑,来治理现代的民众是“守株待兔”,是愚蠢的做法。法家提倡以“法”代替“礼”,开创一套新的制度:“法,术,势”,就是以法令,权术,制造对自己有利的局势。

法家儒家的地位

比起儒家,法家在这个时代里更容易得势,因为儒家推崇复“礼”,而“礼”的载体是贵族,诸侯国君主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做法。而法家的强调建“法”,“法”出自君主意志,官僚是“法”的执行者。

所以孔子、孟子都周游列国,都没有得到过重用,而法家的人能够在各国占据高位,但都不是在本国,因为君主更愿意用在本国没有根基的人,那只有外国来的法家游士了。

道家——无为而治

在出生于荆楚之地的道家看来,世间的那些东西没什么可争的,顺其自然,让世界让百姓自由自主地活动,事情自然就会好了,这就叫“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依赖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竞争,而竞争的终点是大一统,一旦完成了一统,百家争鸣马上会受到压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5,560评论 0 5
  • 泰国因是佛教国家,大小寺庙到处都是!但是这里的人们却异常开放,笃信佛教的泰国默默的提供着性服务,两者...
    蕾儿乔什看世界阅读 3,523评论 0 1
  • 1. species [C] a plant or animal group whose members all ...
    Veronica小君君阅读 847评论 0 0
  • 那日之前,我不是我, 我要我的将来, 那日过后,离开,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等待, 之后,我要我的生活, 即使不能摆...
    师太娘阅读 1,020评论 0 2
  • 为了庆祝女排在奥运会上夺冠,冲冠一剪为红颜,我去剪了个头发,没想到,破天荒换了一个短发,打破十几年来的长发纪...
    易桐阅读 2,4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