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偶尔也会有点怕

更多旅行信息,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出发吧凯鲁亚克。感谢关注!



阿维尼翁冬天的风视频

随行的恐惧感

不知道是不是别的热爱旅行的人都会和我相似,在每次开展一段新旅程之前,心底里还是会有一丝丝羞于承认的对未知的恐惧。每一程飞机火车或地铁的衔接,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堵车,误机,丢行李,坐错站,找错方向等等等任何一种可能都会导致财产的损失。除此之外还有时间损失,更加难以承担,本来路上的时间都分秒珍贵,任何一刻都有遇到惊喜的可能,而却因为一段错过而全部浪费在车站机场的等待中。遗憾的是,这些恐惧和担忧时时缠绕着路上的心,让后者无法好好享受当下的情景。顺利结束行程后常常反过来觉得意犹未尽抱有遗憾。可面对新的目的地,可笑的恐惧还会再次循环。

这次我们要在阿维尼翁呆一天,然后去阿城附近的红土城-石头城-泉城一日游。其实我本不享受开车,无奈这个区域是没有公共交通方案的。想要玩遍这一条线只有两种方式,跟团一日游和租车自驾。一日游一人是rmb700-800,在冬季淡季有一个薰衣草小城没有去的意义。所以盘算下来我们决定租车,从europcar租的标志308,价格是rmb789,之后因为没有同款车,被迫加了100多块升级到梅赛德斯,一天路程往返大约2个半小时,100多公里,加油才80块钱。所以按两个人分摊下来,一人交通费用不到500。当然这全都都建立在一切顺利的基础上,所以罚单,剐蹭等等不定因素成了行程中一大心理压力。这一次南法阿维尼翁之旅,自驾,又多了一个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虽然之前在美国和好朋友有过自驾的经验,可那次停车加油等琐事多半是好朋友全程cover,车子也是她自己的。这次则得靠自己,很多方面心里完全没有底。事先已经尽可能做好了自驾攻略,看了好多详细的自驾经验贴,多半都说欧洲自驾很简单,可是别人的经验总和我的现实有些差距,以下是我遇到的经验教训:

1.租车时看清取还车点,阿维尼翁城市有两个火车站,我们预订的从市中心的火车站“附近”取车点取车,可没注意看这所谓的附近直线距离有2.2公里,走路要40分钟。站在火车站门口只能拦出租前往,对于这个坑,只能气自己还不够小心。

2.在法国乡间尽量租用两箱小车。旅游淡季可选车辆也不多,最小的mini和fiat一直没有。最便宜的就是标志308这样的车型,可去到租车公司后,金发碧眼的前台一句,308我们也没有,只有加钱升级梅赛德斯。其实这种强迫性的消费是不合理的,但是想想毕竟还是辆奔驰,而且加的钱刚好多个自带导航也不错,只能勉强接受了。实际上在停车场,这辆三箱大轿车停起来还是有些费劲。总会超出停车线一大截。而且法国的乡间小路宽度刚刚足够两辆车通过,每次错车对方车辆贴着我呼啸而过时我都要捏把冷汗。

3.取车时一定记得检查车辆外观包括轮胎胎压。拿到车是蒙的,一心都在适应新车的操作,工作人员给了钥匙就撤了,我们自己绕着车身看了一圈有没有剐蹭。结果开出去十分钟开始轮胎报警,左后轮胎快瘪了。刚出门就已经一波三折,心情也都泄了气。

4.在遇到多于四条分岔路的环岛路时,如果不清楚从哪条路出去,不要犹豫,多绕几圈。这是事后法国人告诉我的,她说她每次开车到巴黎的凯旋门,总要围着那个十二条分叉道的环岛绕三四圈才能成功找到要去的出口。欧洲的环岛奇多,很多十字路口为了提高通行效率,取代了红绿灯的也是环岛。所以在欧洲开车要注意环岛的通行规范,在路口先停车,等已经在环岛内的车辆经过后才能进入。我刚开出europcar的车库,就遇到一个环岛,导航的反应速度有延迟,我还不确定选择那条出口的同时下意识地踩了下刹车犹豫了几秒,立马后面的司机和等在环岛口的车都开始朝我狂按喇叭。对于不熟路况的司机而言,法国司机是完全没有耐心的。

5.不要依赖车上自带的导航。导航的准确性还可以,但是很多地名搜不到,而且在偏离路线后很难快速选择新的道路。google导航好用很多,虽然回程时把我们导到了河边长满芦苇的野路,但好歹是有惊无险地走出来了,还帮我们避开了收费的高速路段。

6.加油时看清车辆需要加的油型,车辆信息在取车单上都有注明。加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确认。我还以为奔驰这样的豪华轿车肯定是用汽油,可取车单上居然写的diesel柴油。大部分加油站柴油标的是gasole。不用怀疑,这两种是一样的,用词不同而已。为了确认此事,我们两个人坐在加油站硬是查了五分钟词典。。。

7.加油预先插入的信用卡是收取的预扣费,遇到巨额扣费不用着急上火。自助加油搞得一手汽油味就不提了,结果最后看信用卡里扣了200欧油费,当时就慌了。其实这只是信用卡的预扣款,一般1个月左右会退回,保留好实际加油数量的小票作为依据。

那天顶着时差出行,头疼一直在隐隐持续,加上经过一路上的大起大落小状况不断,时不时地像要炸开一样,全然无心欣赏沿路的风景,更没留下几张照片,同行的朋友虽然自己不开车,也和我一样操心路线。身体和心理不能分离,相互拖累着。这样的旅行已然变成了一种消耗,只有在到达目的地后,能短暂恢复片刻,回到我们此行的初衷,好好看看南法小镇冷清的样貌。

一生总要来次南法,错在选了冬季

提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能想到的一般都是薰衣草,阳光,蓝色海岸。曾看过一篇游记散文“每个人一生都要来一次南法”。我们这次来了,可选在了寒风凛冽,人烟罕至的冬季。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来阿维尼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ouigo的打折票。这个法国廉价铁路公司的票价常常比tgv高速火车便宜很多,但是需要使用欧盟银行的卡才能支付。可以找欧洲长居的朋友代为支付,也可找网上的代买服务。我和长居在法国的朋友难得碰上两天的共同假期,正好查到巴黎到阿维尼翁的ouigo价处低位,往返54欧元。两天一晚,住宿在airbnb上选择了一家带厕所和开放式厨房的小民宿40欧一晚。该有的一应俱全,清洁整洁,只是是重新改建过的隔间,楼道陡峭,带着行李箱的话有些困难。

老城的墙

刚到阿维尼翁已经是后半下午了,逛了逛新教皇宫和断桥附近。两座建筑的不远处就是老城墙。城墙主体用的方块石料堆砌,久经风霜的样貌原汁原味。旁边立了警示牌:落石危险,请勿靠近城墙行走。可本地居民也照常在城墙下跑步散步。


小巷砖墙石路,路灯昏暗,寒风凛冽,大树的影子随风舞动在屋檐上。

阿维尼翁老城的风

出发前查看当地气温大约在7-9度之间,心里感觉和巴黎差不多,可能地处更南边还要暖和点。结果忘了高中地理老师教的密斯托拉风的知识点了。地处两个高低气压差中间的罗纳河谷地区,冬季就成了冷锋俯冲向地中海的必经之路。刚到的那一晚两个人在罗纳河边被大风吹到模糊,连拍照都无法控制地缩着肩膀。

但是却又正是这样的风从干燥度,防虫害和增加光照三个方面成就了罗纳河谷的教皇新堡等产地浓郁醇厚的红酒。

红土城

攻略中对红土城roussillon的描述是“法国最美村庄之一,正午时分也似落日残照的苍凉。红色散发热情,使得鲁西永很明显的区别于一般的法国小山城,让人觉得别具一格。”

我们到达的红土城后的感觉则是“门庭冷落风萧萧”。车开到停车场居然连停车咪表机都找不到一个有电的。走到城镇中心的小巷,毫不夸张的只有我们俩人,街边小店的招牌还残留着,依稀可以想象旺季时候的热闹景象,房屋确实也都是温暖的橙橘色,但还是敌不过迎面而来的寒风。头一次在一个景点感觉到寂寞。原来这里的旺季和淡季竟然相差如此大!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在开门的餐馆叫la treille,是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一栋古老建筑,门前一株葡萄藤据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餐厅里面的环境就像家一样,楼上还带有一个露台。店老板的音乐品味跟我很合,一直都在放以前常听的英式摇滚的曲子。网上的评价说他们家在夏季可是要预定和加收台位费用的,而我们却直接进去,是该店唯一的一桌客人。算是淡季的红土城附赠的一个小惊喜。

石头城

Gordes石头城,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4欧元一天的停车费虽说应该没人查,我们还是老实交钱停了俩小时。走到城外山谷对面的观景平台好好看看天空之城的全貌。这就是宫崎骏故事里超越我们几千年文明的天空之城吗?亲临此地,真的有些神似。依山而建的整座石头城和远处铺展开的平原田地放在一起,显得有些超现实。

这里一别之前的红土城的暖色调,灰白石砖的墙和石块小路。零星从石缝中生长出一些绿色植物。多出一些中世纪古老的感觉。小城中心都是一个环岛小广场,围绕着它展开两三条小路随便逛逛就回到了原点。

泉水城

这里的泉水从雪山融水顺势而来,碧绿清透,路边竖着水龙头直接就能就地饮用。这个季节的雪山还带有积雪,按理说这里冬季和夏季景致差别不应该很大,但是山脚下的餐厅酒吧同样全部闭门谢客。沿路遇到一两个老年人旅行团,一个老人逛了一圈估计也是闲得无处可去,问我们有没有找到附近开门的酒吧。这里的停车场也是按天收费,我们只是短暂停留,就找了个限时半小时免费的停车位,勉强逗留了半小时就匆匆离开了。说实话这里并不够吸引人,单调得有些让人失望。

还好有美酒美食

一路的担心奔波换来的走马观花体验并不怎么令人振奋,但万幸的是,作为一个美食体验爱好者还是找到了满意的美食和美酒。

在阿维尼翁老城区的那一夜,顶着冷风在小巷子里寻了半天才找到一家刚开始准备营业的餐厅。这么冷的天气,路上没几个人,餐厅很多也关着,好不容易决定来这家叫restaurant bar à vin le 46的地中海风格餐厅酒吧用餐。一进店里,在外面吹冻僵了的脸皮瞬间恢复了知觉,只是相机镜头起了雾,半天都没办法用了。

我们点了一个海鲜拼盘和一份传统的牛排,搭配了店家推荐罗纳河沿岸cairanne产区的红酒,罗纳河地区的酒因为干燥的天气,光照条件充足,葡萄酒的酒精度普遍较高,味道稍重。但是这款酒入口特别顺滑,到后面带着樱桃般果味的醇厚会慢慢在口中渲染开,深得我心。之后在超市找到同产区的一款红酒,带回家却味道完全不同,酸味过重了。对红酒研究尚浅,中意的红酒多半可遇而不可求。

这家餐厅的海鲜鱼鲜评价不低,我们特意选了一个海鲜拼盘,里面内容丰富也都很精致。鲈鱼虾肉都没话说,食材都非常新鲜,做法也都很好地凸显了原始的味道。里面还搭配了一种叫脆皮焗饭团的东西,很像我爱吃的武汉早点糯米鸡。薄脆的表皮包裹着一团香糯的米团熟悉的味道。

红土城那顿午餐在la treille,他们的评分挺高,菜色很家常但是有难得的外婆农家菜的感觉,新鲜天然。正午的阳光正好照在二楼我们的小餐桌上,更像在外婆家吃饭的感觉。

烤面包抹上一层厚厚的橄榄酱,面包棍儿蘸着香浓的羊奶酪,搭配新鲜的蔬菜沙拉,均衡清爽的搭配。

摊得软软的嫩黄鸡蛋里面包裹着我最喜欢的洋蓟也是鲜嫩可口。

虽然旅途中面对未知难免有恐惧,拖累着身心的疲惫,但一顿可口的当地菜肴,一口顺滑的美酒下肚,总能解除掉一身的疑惑陌生和疲惫。虽然冬天的南法对我们关上了一扇门,但还好我们遇到了这里的美食美酒留作念想,也许下个夏天,等风停了,还会再回来遇见不一样的南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