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18年7月23日下午,湿地年会进行“群文教学视域下的古诗文阅读”微课展示。第三节是我的写作型文本课例《我见青山多妩媚---<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整合阅读》。这个课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第一次上这么大的平台,第一次上写作型群文课,第一次上有学生的微型课。微型课是我县优质课评选的常用方式,一般在10-20分钟内,没有学生,教师把课堂流程模拟一遍。这样既便于观课者了解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创意,又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但要在二十分钟内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交流,且把课上得有可学习可观瞻处,确实不易。而群文阅读课,课堂容量相对较大,加上是写作型课例,肯定以学生习作来呈现课堂效果。所以,对我来说,这个课很有难度。
选择写作型群文阅读课型,是想要把君师傅对文本特质研究的理念尽量多地呈现在课堂上。所以,我们五个人展示了四种常用的课型:诵读型、主题型、写作型、语用型。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五看”式课堂结构。这是王君老师所研究的语用型文本教学方式之一,既可以全面地“看”到一个文本的语用特征,又可以边“看”边学表达。从广义上来讲,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写作型文本。如果巧加整合提炼,每篇课文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写作范例。整合的目的在于,把语言表达的规律性更明显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认知、学用。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文本选择一般有三个方向:1.多个课外文本组合。2.以课内文本为依托,选择合宜的课外文本组成群文。3.课内多个文本编组。在教学实践中,后两种最实用也最常见。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这五节微课,也是采用的后两种选文策略。相对来说,课内外结合来选文,是以学生阅读、表达、精神成长的需求为着眼点;课内多个文本编组,以创新教学设计、丰厚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效果为着眼点。无论哪一种选文方式,都应该把语用训练和精神浸染进行“高端融合”。
尺水兴波需智慧。微型课相对于正常课堂,更需要教师精准聚焦、巧妙点拨、灵活编织。而在这些方面,我的修炼都远远不够。曹静老师说,跟课文学写作可就词语、句子、句段、篇章结构等任一个方面入手。但对我来说,在“看篇”“看层”“看句”中取其一,功力难以驾驭,只能在详略轻重上有所倾向;蔡澄清前辈说:“点者,点要害,抓重点也;拨者,拨疑难,排障碍也。既点且拨,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也”。“点要害”“拨疑难”需要的是教师的深厚底蕴和课堂机智,而这些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历练才能有所提升的。
限于个人能力,这节课有诸多弊病。王君老师说: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我想,这些微型课堂如果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这些群文教学如果能激发更多老师来研究,我们的展示就是有价值的。贴出课堂实录,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课堂实录】
我见青山多妩媚
--《答谢中书》《与朱元思书》整合阅读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山海温岭,诗意三中。同学们的生活、学习环境真美!美景要用美文来传扬,今天我们就跟着《答谢中书》《与朱元思书》两篇山水小品文学学如何写景,我们将通过看篇、看层、看句的方式来学习。
(教后反思:直入主题,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二、看篇---读清结构
师:咱们先来看篇。请同学们朗读文章,注意读出两篇文章的层次。第一层大家齐读,剩下的内容七嘴八舌读,摇头晃脑读。(稍停)准备好了吧?我们先来读《答谢中书书》,预备,起!
(生习惯性齐读,没有层次感。)
师:停!大家没有听清要求。再来。
生再读。
师:我听出来了,大部分同学是把层次读清楚了。我们再来读《与朱元思书》。
(生读,师适时加入朗读中,引导学生读好。)
师:读得好!说明大家读懂了文章的结构脉络。读了之后我想问问同学们,《答谢中书书》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生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师:《与朱元思书》的中心句呢?
生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两篇文章在篇章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什么?大声说。
生齐:总分结构。
师:先总说特征,再分写细描,这是写景的一个好方法。
(课后反思:余映潮老师说,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疏与密、快与慢、轻与重的相互关系,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得到鲜明的体现。这个教学环节不是本节课的着重点,所以处理得轻而快。不足之处在于,给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少了,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如果读得更充分些,学生对篇章特点的感知会更清晰。)
三、看层---辨析写法
师:咱们接着来看层。这两篇山水小品被历代文人称为写景“精品”“神品”,那么他们“神”在何处?我们来比读两文写山的部分,探究其神妙之处。
(屏显,如图)
师:你来读左边的内容。大家边听边思考:两篇文章写山的共同之处在哪里?也就是说,两位作者都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写山的什么特点?
(男女两生分别读文。)
师:来说一说你发现两文写山的共同之处。
生: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动来写静,都写到猿的叫声,还有鸟叫的声音。用动词写出山的优美秀丽。
师:用到哪些动词呢?
生:好鸟相鸣,千转、乱鸣,这些都是以动写静。
师:这是用山中的声音来写山林的幽静、宁静。还有吗?
生:这两段文字写了山很高。
师:你从哪里看出山高?
生:从第一段中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和第二段中的“高峰入云”。
师:除了“高”字,还有哪些字词能看出山很高?
生:从“高峰入云”的“入”可以看出山高。
师:你很厉害呀,这么隐秘的词你都能发现,不举手多遗憾啊。“高峰入云”中的“入”,写山耸入云端,极写山之高。第一段文字哪些字词写出了山的高?你读出来了吗?
生: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师:具体说是哪个词?
生:争,指,还有轩邈。
师:这几位同学发现写山高的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山本来是静态的,没有生命的,作者运用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山的什么状态?
生:陡峭。
生:写出了山的动态,让人感觉山是险峻和陡峭。
师:说得真好!用山中的声音来写山林的幽静、和谐,用一些动词来表现山的动态,把山写活了,写出了人的情志。这样的山林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很安静又很热闹,让人感觉到山林里充满了生机。
师:你说得很全面。两文写山,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用以声衬静、动词写静的手法,写出山林的勃勃生机、自由和谐,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这样的山,表现出的是作者崇尚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
师:通过看层,我们学到了这样的写景方法:
(屏显)
动词写静
写声衬静
动静互映
情在景中
(生共读。)
(教后反思:这个环节是要着重处理的。通过辨析写景方法,让学生发现作者是在以动写静中呈现出与自然相融相通的意趣,为后面的看意做铺垫。但在教学中,我的引导条理性还不够强,点拨的语言也不精准,所以,此环节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四、看句---品析句式
师:两篇山水小品中大量运用了四字短语构成的句子,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男女生分半读,男生读左边一列,女生读右边一列。
(屏显)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由短语组成的句子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生:名词在前,动词在后。
师:对啊,前面是动作的主体,后面是主体的动态或状态。这样的句子结构叫做主谓式结构。
师: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屏显)
奇山异水
游鱼细石
青林翠竹
师:这一组句子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生:前后两个词是并列关系。
师:这是并列式结构。
师:我们看到这些山水小品文大量运用主谓式和并列式的四字短语,使语意密集、描摹细腻,表现出精致简洁、凝练生动之美。这样整齐的富有表现力的四字短语,加上一些散句,使文章疏密相间、灵动多变。
师:好,我们来小结一下。通过看篇、看层、看句,我们从两篇山水小品中学到了这样的写景方法:
(屏显)
篇:总分分总抓特点
层:动静相映情趣生
句:整散有致韵味显
师:哲人说,你只看见你想看见的。笔下的文字是人心的折射。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好文章一定是文字中有“我”的情感、“我”的意趣、“我”的志向。《与朱元思书》中的两句话向我们昭示了写景的最高境界:
(屏显)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师生共读)
这个“流”是心流,这个“意”是你的情意。当你对所要描写的事物产生心流,当你把情意融入到文字当中,你笔下的文字就会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就像我们学的《答谢中中书》和《与朱元思书》,它们之所以成为“精品”“神品”,源于作者的---
(共读)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五、学写---仿写课文
师:请大家运用学到的写景方法,写一封《与吴均书》或者《与陶弘景书》,让他们了解我们的三中校园,或者美丽的山海温岭吧。
(学生写作五分钟。)
师:我看到有同学已经写完了,有的同学写出了一部分。好,我找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这位女同学,你写好了,来读读。
生:《与陶弘景书》:北山河之美,妇孺皆知。碧波荡漾,青山一色。白鹭展翅,雁鸭互逗。远山近水,如梦似幻。
师:非常棒!用“荡漾”写出了水的动态,“白鹭展翅”“雁鸭互逗”写出鸟类的情态,给人以自由自在、宁静和谐的美感。
生:我写的是《与友书》:温岭之美,可书可歌。日出东方,曙光初现。晨霞辉映,千丝万缕。波光闪烁,熠熠生辉。昏时彩云满天,夜来波涛滚滚。
师:真好!“辉映”“闪烁”写出了晨霞和波光的动态,让人觉得景象充满活力,如在眼前。
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温岭美景,天下独绝。石夫人沐霞光满天,长屿硐天沥尽心血。春则碧波万顷,夏则……
师:已经很不错了。我相信你一定会把下句写得更精彩,其他同学也会把自己没有完成的习作,写出自己的精彩来。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辛苦了,谢谢大家!
(教后反思:两篇文言文的整合阅读,必须建立在学生粗通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按照课文编排顺序,先精读了《与朱元思书》,然后进行两篇文章的整合教学。年会上面对的是新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两篇文章,所以这节课算是旧课新上了。从篇幅上来讲,两文都较为短小;从内容上来说,两文都浅易好懂;从表达上来看,两文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古诗文整合的必备条件。整合课内文本,让学生学得轻松通透、更有兴致、更有收获,而不是为整合而强硬组合,这是我做课内整合研究的初衷。这节课时间虽短,教师引领点拨也多有不到之处,但学生呈现出的写作片段是很精彩的。可见温岭三中学生素养之高,也说明这两篇文章整合教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