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寄旅与漫游

导语

在与大自然的交融中,那狭隘的乡恋被净化了。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我们无家可归,但我们有永恒的归宿。

漫游家,心随自然

旅+游=旅游?

从前,一个”旅”字,一个“游”字,总是单独使用,凝聚着离家的悲愁。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孑然一身,隐入苍茫自然,真有说不出的凄凉。

另一方面,庄子“游于壕梁之上”,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游”字又给人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

也许,这两种体验的交织,正是人生羁旅的真实境遇。我们远离了家、亲人、公务和日常所习惯的一切,置身于陌生的事物之中,感到若有所失。这“所失”使我们怅然,但同时使我们获得一种解脱之感,因为我们发现,原来那失去的一切非我们所必需,过去我们固守着它们,反倒失去了更可贵的东西。在与大自然的交融中,那狭隘的乡恋被净化了。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我们无家可归,但我们有永恒的归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旅”“游”二字合到了一起。于是,现代人不再悲愁,也

不再逍遥,而只是安心又仓促地完成着他们繁忙事务中的一项——“旅游”。

那么,请允许我说:我是旅人,是游子,但我不是“旅游者”。

现代旅游业

旅游业是现代商业文明的产物。在这个“全民皆商”、涨价成风的年头,也许我无权独独抱怨旅游也纳入了商业轨道,成了最昂贵的消费之一。可悲的是,人们花了钱仍得不到真正的享受。

平时匆忙赚钱,积够了钱,旅游去!可是,普天下的旅游场所,哪里不充斥着招揽顾客的吆喝声、假冒险的娱乐设施、凑热闹的人群?可怜在一片嘈杂中花光了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又重新投入匆忙的赚钱活动。

一切意义都寓于过程。然而,现代文明是急功近利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人们手捧旅游图,肩挎照相机,按图索骥,专找图上标明的去处,在某某峰、某某亭“咔嚓”几下,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便心满意足地离去。

每当我看到举着小旗、成群结队、掐着钟点的团体旅游,便生愚不可及之感。现代人已经没有足够的灵性独自面对自然。在人与人的挤压中,自然消隐不见了。

是的,我们有了旅游业。可是,恬静的陶醉在哪里?真正的精神愉悦在哪里?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里?

名人与名胜

赫赫有名者未必优秀,默默无闻者未必拙劣。人如此,自然景观也如此。

人怕出名,风景也怕出名。人一出名,就不再属于自己,慕名者络绎来访,使他失去了宁静的心境以及和二三知友相对而坐的情趣。风景一出名,也就沦入凡尘,游人云集,使它失去了宁静的环境以及被真正知音赏玩的欣慰。

当世人纷纷拥向名人和名胜之时,我独爱潜入陋巷僻壤,去寻访不知名的人物和景观。

文 /周国平

当代著名学者

散文家

一个执着于美感的人,

必须有超脱之道,

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

愈是执着,

就必须愈是超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总 论 1项目名称 国鼎文化博览园 2项目实施单位 国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3项目实施单位概况 4可行性研究报...
    甲坤阅读 2,343评论 0 4
  • 2017.11.4 星期一 晴 今天 小丫去了托辅班写作业,小帅嚷着想姥爷了,被送去了姥爷家。 今天暖和,...
    厦门路小学邵艺馨妈妈阅读 202评论 0 4
  • 原谅我懒,今天值得记录的是跑团年会。每个跑者都是有追求,有信仰的。这是一群纯粹的人,这是一群有信仰的人,祝愿每位跑...
    小李非刀阅读 255评论 0 0
  • 梦的开头有些许像Matrix,通过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又一个的生存模式。 没有人确切知道该如何回到现实,只是在不同模式...
    MsTitanium阅读 2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