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8:【亲仁】篇
原文: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新解:
这里说的“仁者”,你可以理解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在儒家的体系里,这种人叫做“圣贤”。在佛家的体系里,这种人叫做“菩萨”。在道家的体系里,这种人叫做“真人”。
前面我们刚说过“凡是人,皆须爱”。这里又说人分三六九等,要亲近仁者,远离小人,不是有矛盾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来了解一下“因地”和“果地”的区别。
我说您是首富,您说岂敢岂敢。
但我坚持您是,因为我是从“因地”上来说的,所谓“因地”,是指可能性,您有成为首富的可能性,您有这个潜力,只是还没变现,所以从因地上来说,您是个首富。
当我们说,众生皆是佛的时候,就是从因地上来说的。
您经过努力,真的富甲一方了,这时候可以说,您是个“果地”上的首富了。
释迦牟尼是果地上的佛,我们都还是果地上的凡夫。
“凡是人,皆须爱”,是从因地上来说的,因为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值得尊重和敬畏。
“同是人,类不齐”,是从果地上说的,各人修行的程度不一,所以才要亲近仁者,远离小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跟高手过招,水平自然提高,老跟臭棋篓子混,水平怎能不下降呢。
“流俗”就是随波逐流的凡夫俗子,这个世界上,人的参差不齐大约也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流俗众,仁者希。”
仁者长什么样呢?作者说,果真是仁者,得有三个特点。
1,人多畏。众人比较敬畏他。
2,言不讳。敢于直言,不避讳。
3,色不媚。不会讨好他人。
这样的人肯定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然而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里有一个逻辑漏洞,这三条不是并列关系。第一条是现象或结果,二三条是行为或原因。结果是不能作为行为规范的,原因才是我们需要践行的行为。作者也许认为“人多畏”源自于“言不讳,色不媚”,但这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人多畏”可能是其他原因,“言不讳,色不媚”也可能是和蔼可亲的。
我们不能被植入这样的观念,认为仁者必是““人多畏”的,于是在生活中刻意追求让人多畏的样子,这就走偏了。仁者的样子是千姿百态的,他们的生命应当比普通人更加地绽放,因为他们更多地活出了自我。
我们就以孔子为例,他老人家可算是中华民族第一号的仁者了吧,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是一个非常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
《论语•述而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遇见歌唱得好的人,就一定要请他反复的唱,并且跟着一起唱。
你可以想象那个场景,搁在今天,孔老师肯定是个麦霸啊!
在《论语》中还有好多例子,在公共场合,孔老师是一本正经的,私下跟弟子们在一起,也会说牢骚话,也会赌咒发誓,也有落魄潦倒的时候,也会冒出一两句毒舌,总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仁者其实是很灵活的人。
我们要向孔子和子夏学习,做一个多姿多彩的仁者,而非僵化刻板的仁者。
问题来了,如果仁者都是这样光彩,这样鹤立鸡群,那谁都能认出来,亲近仁者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然而经常发生的是,仁者跟你撞个对面都不认识,因为他们可能长得像济公和尚那样,你还以为遇着乞丐了呢。
所以,在学习这件事上,还是要铭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是自己的事,如果你有一颗爱学习的心,周围的所有人都是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