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晚上好!在此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们对孩子的栽培和辛勤付出,也感谢老师给机会我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育儿经验。在座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家长,在这里我就班门弄斧了,今天,我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对于孩子教育认为首先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方面我们家主要是孩子妈妈的功劳,从小就给她讲睡前故事,识字之后陪她一起阅读,慢慢了就养成了她爱读书的习惯,大一点了就教她整理房间,分类摆放物品等,久而久之她就养成了房间脏了就自觉打扫,物品用了放回原处的习惯。在学习方面上学后就和她共同制订了优先事项原则,如回家首先做完成作业和复习预习,再做其他事情和玩耍,周末和假期也要做好规划,明确好必干事项和优先事项,几年下来她就养成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小学中高年级以后我们很少用再具体过问他的作业和学习,她也能自觉的去学并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能一开始比较费力,但他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也能让我们在后面的教育上省去了很多的烦恼,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地方。

其次是平衡学业与兴趣,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始终认为,优秀不仅是成绩,更是身心健康与综合能力的成长, 我们家的做法是:第一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小时候见别人弹钢琴了说她也想学钢琴,我们就给她报了课,并一直鼓励她坚持不放弃,现在周未她也一直坚持练琴和上钢琴课。我觉得孩子有一些兴趣爱好不仅能更好放松,更能培养毅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第二是坚持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参与适当的劳动实践,比如放寒暑假的时候经常让她跟亲戚去做手工活、插田等等,我觉得这样可以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同理心,也能锻炼他的动手能力。

第三是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我觉得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可能许多的家长会觉得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和我们小时候比起来心理也更脆弱,讲两句就闹情绪,甚至跟我们顶嘴,总之就是没有我们小时候听话,尤其是现在进入初中之后,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个性更张扬,急于表现自己。这时候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尊重与理解。我的做法是多沟通,多倾听,少说教,只有多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好的引导她,多倾听小说教是因为孩子很多道理其实都是懂的,只是一时没有管好自己,每一个孩子都是想把学习搞好的,像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想多赚钱一样,这个时候我们主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她就能把事情做好了,如果你动不动就责备孩子和说教,可能他就不愿意跟你讲话了,这样更容易出现了心理问题。

还有引导孩子做好手机的使用与管理

讲到手机问题,我们许多家长可能会有同感,给他使用又怕他整天刷短视频、沉迷网络游戏或接触不良信息等等,总之风险很多。不给用,孩子又会与社会脱节,甚至为了得到手机与我们对着干,而且也不一定管得住,我有两个朋友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其中一个为了不让孩子用手机上网,而又能方便联系,他就给孩子买了一部老人机,他也觉得自己的做法很高明,结果准备高考了,才发现孩子早就用压岁钱偷偷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了,另外一个则是严格管控,高中毕业前坚决不给用手机,结果也是用压岁钱偷偷跟同学买了部二手的。我的做法是给用,但进行必要的管控和引导。我家的孩子应该是四年级开始就给了一部手机她自己用,但和她一起制定了使用规则:比如周一至周五,只能来查阅学习资料与解题方法等,不能用于刷短视频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周末和假期每天可自由使用2~3小时,晚上10点前必须把手机交回我们手中。同时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使用手机的目的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让他明白手机只是一种工具,要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成为手机的奴隶。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手机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教育,比如我在网上发现了适合她看的好文章、学习方法或者有教育意义的短视频等,我都会转发给她。

最后就是坚持家校合作,信任老师的力量

这就需要平时多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我发现我们家的孩子有个特点就是在学校的表现优于在家的表现,比如在学校学习、搞卫生比在家更自觉,老师布置的任务都是优先事项。我想这可能与我们一直正向引导孩子尊重老师有关,就是从不会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而是多赞美老师的才华和能力,老师的形象高大了,孩子才更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如果你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那么孩子觉得那个老师不行的,可能就不再认真听那个老师的教育了,最终害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即使对某些事情有疑问,我也是私下与老师沟通,维护师生互信。还有就是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无论是家长会还是文体活动,我们都尽量到场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重视。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花期早,有的则需要更长的生长期。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是提供阳光、雨露和耐心的守护。教育和成功都没有标准答案, 刚才所说的也只是我们一家在摸索中的不成熟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说的不对的大家也多包涵。

再次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的付出!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爱与陪伴中茁壮成长、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