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从吕瑜洁的畅销书《我的心里住着一个世界》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考试就是作业。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一个作业,轻松对待;把每一个作业都当成一次考试,认真对待,就可以了。”
这两句话其实浓缩了学生学习的两个过程:作业和考试。
用什么样的方法做作业,用什么样的技巧去考试,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吕瑜洁的上面一段话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1.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态度认真踏实,勤奋刻苦,做作业过程中用心思考,学习细心的好习惯是优秀学生必备。
学生如果每天能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聚精会神听课,课后及时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认真完成当天的作业,才能真正做到高效率学习,那么取得优异成绩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一学期下来学生如果能够做到:上课能够听明白,做作业的时候能够彻底搞懂,学过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融汇贯通,那么参加考试就会像平常做作业一样,孩子在考场上就胸有成竹,自信满满,轻松,不焦虑,压力小,沉着冷静应考,考试发挥必然正常。
3.在学习中,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在我看来,和偶尔一次的考试成绩相比,你们一直以来的状态,才最重要。”——吕瑜洁
“一直以来的状态”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如果孩子每天的学习状态都非常好,当天就能“消化”掉当天所学的知识,每天能够认真完成当天的作业,对于所学知识真正做到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日积月累,长期坚持,考试结果难道会差吗?
学习的过程决定了学习成绩的好坏,过程良好,结果自然不不会很差。
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就像农民种地一样,如果春天及时播种,夏天及时除草、施肥、浇水,秋天自然有丰硕的收获。如果春天播种之后,中途不操心,不付出劳动,期望秋天去收获是永远不可能的。
中途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中途什么也不付出,想得到收获就是空想。
”学习,不是只需要爆发和冲刺的短跑,而是一场需要耐力、毅力和恒心的长跑。”——吕瑜洁
学习的过程很漫长,很辛苦,在漫长艰苦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下去非常不易,需要毅力,需要认真,需要踏实,需要勤奋,需要吃苦,需要自律,需要耐心,需要战胜自己的惰性,需要恒心,需要兴趣,需要自信,需要时常反思,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学习中偶尔出现考试成绩的上下波动很正常,就像马拉松赛跑中摔倒几次或比其他队员慢几步一样,天经地义。关键在于不忘记目标,不放弃努力!
历尽千难万险,必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作者简介:臧晓芸,女,生于1971年2月,49岁,水瓶座,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26年,喜欢阅读和写作。乐意分享一些生活感悟、工作心得和阅读体会,希望能用学到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