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喜欢读书,感觉只有读书,才能心安。可是最近读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好像读的不是太明白,感觉自己是不是不开悟呀。
但是读论语、道德经中的一些句子都是可以举一反三,多方理解。看来自己与佛法无缘,不能理解这里面的大智慧。自己就是一个愚笨的普通人。
读书也仅仅是为了活得通透些。读这本书,感觉里面涉及了不少人物,列举了他们的身世及求佛的历程。看来,人人都想活得通透。感觉里面更多地是要求增强自我感知能力,自我化解能力。
作为普通人,遇到日常困惑,能不拘泥与困境,多想办法,去解决,如同遇到泥泞的山路,做到另辟蹊径,走过泥泞即可。
《六祖坛经》由六祖慧能口述,主要讲述其生平与"明心见性"思想,强调人人皆有佛性,主张顿悟成佛,认为应通过无念、无相、无住的修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解脱,对中国佛教及文化影响深远。
核心思想:
佛性论:众生本具清净佛性,无需外求,只需认识到自身的佛性即可成佛。
顿悟成佛:通过瞬间的觉悟实现解脱,而非长期渐修。
修行观:反对形式主义,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佛法。
修行方法:
无念为宗:心不执着于外境的念头。
无相为体:不执着于外在形相。
无住为本:心念不滞留于任何一处。
这些思想对中国佛教、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传播至东亚及欧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