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说碎碎念:
前几天,一个朋友向我抱怨她家的老太太,说自己好容易回趟家,她妈妈从她进门一直数落到她离开,一会儿说她乱花钱,一会儿说她衣服跟麻袋一样,一会儿又嫌她吃的少……总之,各种负能量的东西,让她原本回家前的雀跃在进家门的那一刻,彻底沉到了心底!
父母是我们这辈子最亲的人,也是最爱的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再到入托入学,再到后来的成家立业,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父母的含辛茹苦和满满的爱。
随着父母的老去,我们年龄的增大,在父母眼里,那个以前听话乖巧的好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任性又自我的大人!每每这时,父母心中充满着无限伤痛与无奈!而在孩子眼中,苍老的父母观念落后又顽固,简直不可理喻!如此深情的关系,却存在如此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更深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
两代人价值观的差异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两代人价值观的差异。父母总是还用孩子小时候的那套价值观要求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有的甚至已经为人父为人母),殊不知他们那套曾经非常奏效的价值观,在现在的孩子面前,是根本行不通的!
孩子已经不是他们眼中的孩子了,她(他)已经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独立的家庭,甚至拥有比父母更深刻的洞悉现实的认知。这,是两代人之间无可避免的差距,也就是经常说的长大的代价吧!这种代价,我们无法避免,但是作为孩子的我们,能不能在沟通交流中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呢?
反思自己与父母的交流,我也经常有意无意的伤害父母,比如,父母说的自己不爱听,或者听烦了,就狠狠的顶回去,过后会后悔自己话太重,但是,如果一味的忍让,又感觉时间久了,自己的言行就更没法立足!如此,就一直处在两难的境地!
-2-
改进对父母的方式,顾忌他们的无法言传的卑微。
后来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说得也是两代人价值观差异的问题!然后,我便豁然开朗了!两代人价值观的差异,这个是客观现实,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对待父母的态度,是可以改进的。
对父母的观念不认同,我们可以坐下来,平心静气得表明态度,根本没有必要用顶撞去破坏我们之间的感情,去伤害父母苍老的柔弱的心!
由此,我又想到自己平日里对待父母的方式。孝敬父母,过年过节的给父母给点钱,却拿出来当着外人的面,大刺刺的塞给父母,买点衣服,药啥的,也是巴不得外人知道!这样的举止,虽然大大的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也或多或少的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但也无可避免的,伤害了父母的卑微!
母亲时常会跟我说“老是伸手拿你们的钱,你们现在也压力大,我们帮不上忙,还拖累你们!很多时候,感觉老花你们的钱心理不踏实!”所以,母亲现在虽然快六十了,但依然坚持自己种菜买菜,以这种方式生活着!在她的认知里,有手有脚,还是用自己挣得最踏实!
-3-
我们可以适当的含蓄而低调的去孝敬!
父母子女之间,本是一体的,尤其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这种思想根深蒂固。
可是,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我总感觉,有些距离是必须要保持和尊重的。比如人格独立,经济独立,虽然老有所依是父母的最好归宿,而为父母养老也是子女的义务,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关注一下自己在尽义务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父母虽然老了,但是他们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而你给父母钱物,无疑让父母在你面前有了仰仗的性质,他们觉得处处都要听你的,这样,他们的心理是不自在的!
所以,我们是不是该改进一下自己的方式呢?
下次过年给钱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动声色的悄悄的把钱塞进父母的钱包,或者只买那些她想要的适合他们的物品,或者,直接帮他们减轻一些负担(买一份医疗保险或者提前帮他们交取暖费),而不是通过给钱,这样直接而赤裸的方式!
我们可以适当的含蓄而低调的去孝敬!
步入老年,就是弱势群体,我们要爱护他们,但是也要顾忌他们的无法言传的卑微!父母本是为我们付出最多的人,所以,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壮年去伤害他们羸弱之时的卑微!
爱父母,就要从他们的角度去给予他们更容易接纳的爱!希望我的这点思考能给大家一些提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