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力教育 让心满格蓄电

导语

两个孩子的母亲陈慧敏,在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线下课上遇见了王薇华老师。三天两夜的学习,不仅让她懂得了“教育不是对抗,而是共情”,更让她学会从微笑、赞美开始,开启修炼成长“幸福人生”。这是一场关于爱与自我觉察的成长之旅,更是一次为家庭与心灵充满电的温暖记录。

人生中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邂逅,不经意间改变生命的轨迹。与王薇华老师的相遇,于我便是这样一个美妙的意外。

我参加了一场“家庭教育”线下课,王薇华老师站在讲台上,没有华丽辞藻,也没有夸张肢体语言,仅以平和而坚定的声音,就让我深深沉浸。她分享了一个与女儿沟通的真实案例:女儿在国外考试时丢失手机和护照,微华老师接到电话后并未责备,而是心平气和地安慰孩子,指导她一步步处理后续事宜。

这个案例如一束光,照进我困惑已久的心灵。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常陷入与孩子的“作业拉锯战”和沟通僵局。若换作是我,很难如此情绪稳定。王薇华老师的分享让我恍然大悟:教育不是对抗,而是理解与共情;管教不是命令,而是引导与陪伴。

在课程中,我感受到薇华老师讲课的独特魅力:她善于将复杂心理学理论转化为生活语言,让无基础的同学也能轻松理解;课程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言语简洁无废话,每个案例都来自真实体验。我看到老师眼中温暖的光和灿烂笑容,心中燃起强烈学习渴望:我要让我的家庭也充满这样的温暖与和谐!于是,我毫不犹豫连报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以下简称“家庭教育指导”)初、中、高三级课程,满怀期待踏上学习成长之旅。

一、每个人,都需要心理学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我们常忙于追逐外在成功,却忽略内心建设。我一直坚信,心理学不是专家专属,而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无论是在经营家庭关系、规划事业发展还是人际交往中,心理学都能为我们提供坚实的内心支撑和明确前行方向。

积极心理学,更是一条从“认识自我”到“觉察自我”再到“改变自我”的升华之路,帮助我们发掘内在优势与潜能,学会用积极眼光看待生活,以建设性方式解决问题。

这次参加王薇华老师主讲的三天两夜“家庭教育指导”线下课,我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改变的期待。作为母亲,我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作为妻子,我渴望营造更和谐的家庭氛围;作为个体,我追求更完整的自我成长。

课程以“学习爱、成为爱、传递爱”为使命,这理念深深打动了我。在这个浮躁时代,我们常谈论爱,却很少真正学会如何爱。薇华老师将幸福理念与积极心理学智慧相融,设计出一套可落地、可实践的生活方法。这不仅是一门课,更是一次生命重塑。

二、一场精神盛宴,一次认知革新

三天两晚的学习,犹如一场丰盛的精神盛宴,让我内心充盈、满载而归。课程每一环节都精心设计,名师云集,让我在体验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

王薇华老师将人生智慧凝练为“幸福三宝、健康三宝、快乐三宝”这十二字箴言。简短几字,看似简单,却蕴含无穷生活智慧。在老师深入解读下,我明白幸福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可培养的能力。幸福三宝教我们创造和感受幸福;健康三宝指导维护身心健康;快乐三宝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持续快乐。这三方面相互支撑,构成完整的生活智慧体系。

人的疾病往往源于缺爱和感受不到爱。内心充满爱时,身体自然健康;而缺乏爱时,会被负面情绪包围,现实中最深的伤害常来自最亲近的人。薇华老师教导我们要经营好“一米之内”的关系,学会和平共处。“一米之内”指最亲密的家人、朋友和同事领导。听到这里,我把关注点收回自身:是否常把最好脾气留给陌生人,却把最坏情绪带给最亲的人?就像把美丽鲜花插别人花瓶,却把垃圾倒自家客厅。我反思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方式,是否无意造成了伤害。我愿改变与家人相处方式,学习幸福三宝——微笑、赞美和拥抱。

王薇华老师提出的“积极心理学3.0版本”理念令我印象深刻。将成长分为三个版本:1.0是微笑、拥抱、赞美;2.0是不生气、不抱怨、不计较;3.0是要要要(需求)、给给给(给与)、玩玩玩(戏精)。这一划分形象而深刻,让我们清楚看到自己的成长阶段和目标方向。

自我觉察中,我发现很多方面都未做到。就拿最简单微笑来说,看似容易,我却经常做不到,对家人板着脸——换作是我也不想看。学习后,我会常提醒自己要微笑,笑不出来也要假装笑。当我们强迫自己微笑,大脑会释放快乐化学物质,真能改善情绪!这就是“假装直到成为”的心理学原理。

课程中还提出“三谋”智慧:谋智·读书学习(改命);谋生·工作事业(改运);谋道·健康快乐(增寿)。这九字精妙概括人生要义。读书学习可改变命运,工作事业可改变运势,健康快乐则是延长生命质量的秘诀。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完整人生追求。

薇华老师还传授修炼内功秘诀:在关系中既要懂表达需求,也要学会给予,还要保持玩乐心态,别太严肃,要会当戏精,演好当下属于自己的角色。做到这三点,处理各种关系便能游刃有余。

三、积极,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能力

“积极”是这门课的精髓。积极不是天生性格特质,而是可培养的能力,是主动选择的生活态度。

薇华老师分享了一个实用小技巧:遇到不顺心时,不妨抬头告诉自己:“还好,还好,还不那么糟糕。”这句话简单却蕴含深刻智慧。当我们这样说,能量是向上的,是在主动转换视角,从问题中寻找希望,困境中发现转机。

最让我感动的是薇华老师无私的付出和用心的准备。她为每位学员精心准备礼物,课前的真诚拥抱,让我感受到温暖与接纳。这些细节微小,却体现老师对教学的全情投入和对学员的真诚关爱。微华老师不仅是学术深厚导师,更是积极心理学的鲜活典范,集智慧、睿智与幽默于一身,让知识传递充满人性温度。

同样难忘的是张海音副教授的团体辅导环节——回想生命中最想感谢的人。那一刻,随思绪流淌,许多同学眼角闪烁泪光。当我写下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谢时,那些被日常琐事掩盖的记忆重新浮现。这种真挚情感触动,是线上课程无法给予的珍贵体验。

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也让我受益匪浅。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学员,在三天里从陌生人变成彼此支持鼓励的学习伙伴。我们分享各自故事与困惑,互相提供建议帮助,这种真诚交流与无私分享,成为课程之外的宝贵收获。

四、结束,是另一个开始

三天学习转瞬即逝,却让我受益匪浅、豁然开朗。衷心感谢薇华老师与名师们倾囊相授,微华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用生命影响生命。感谢彭双老师(“家庭教育指导”教培老师)及班委团队默默付出,周到安排和贴心服务让我们全心投入学习。

课程虽结束,但对我这是一个全新开始。我带着满满收获与感动离开,更带着明确行动计划回归日常。我决定从最小的事实践:每天对家人微笑、赞美、拥抱,每晚记录三件感恩的事。我愿将所学践行于生活,成为一个更幸福、更积极、也能为他人传递正能量的人。这不仅为自己,为家人,更为把这份温暖与智慧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感恩这次美好相遇。期待在成长道路上,我们都能活出3.0人生版本,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故事。

自我介绍:

陈XX: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初48中16高5期学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