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后报难太平

事情发生在公元1854年。

这一年是清朝的咸丰四年,在位的是咸丰皇帝。

“咸”表示普遍,“丰”表示富足,只是这时候国内已是社会动荡,山河两分了。

与清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是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

“太平”是传统理想,“天国”则是基督教理念。

中西结合,字面上更“咸”一些。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洪秀全等人在两广地区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的传教活动,鸦片输入加上天灾不断,民生维艰,于是“各自相安享太平”的蓝图吸引了大批民众,最终在1850年底发动了金田起义,开始了正式的武装对立。

根据天父上帝、天兄耶稣之说,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依齿序与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一共六人结为异姓兄弟,组成上帝大家庭的核心。

第二年秋,在广西永安(今蒙山县)分封诸王,洪秀全为天王,其次就是东王杨秀清,号称九千岁。

杨秀清出身贫苦,不识文字,但是富有才干。

更厉害的是,他还有一项独门本领。

可以上帝托身,天父下凡。

比天王还高了一辈。

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军一路北上,跌跌撞撞,攻克了南京,定为首都,这算是革命的一个重要节点了。

南京的两江总督衙门,扩建为天王府,“穷极壮丽”。

东王府的修建也是“穷极工巧,聘心悦目”。

干了好几年革命工作了,还不得享受享受。

洪秀全是天国君主,享有名义上的最高权力,而将“一切军务皆委之”杨秀清,“任其裁决”。

这一年的4月,发生了一件小事。

东王杨秀清有一个同姓的长辈,但是同年出生,称为“同庚叔”。

有一天,这位同庚叔路过了燕王秦日纲的府邸门前(燕王也是太平天国的开创者之一,排位仅在核心六人之后)。

燕王的牧马人当时坐在门前,未及时起身行礼致意。

同庚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当即命人鞭打这个牧马人二百下。

这真是倒霉到家了。

但是同庚叔还没解气。

打完了还要将牧马人扭送至刑部,要求追加杖刑。

刑部的负责人,叫做黄玉昆,也是太平天国重要的人物,而且还是翼王石达开的岳父。

黄玉昆认为既然牧马人已受鞭刑,就不应再罚了,遂劝同庚叔息事宁人。

是可忍,“叔”不可忍!

同庚叔又大闹刑部。

直接推翻了黄玉昆的公案桌。

然后就直接去找东王杨秀清告状了。

他们这是藐视东王权威,可要为叔做主。

东王杨秀清应该没有生气。

不过他觉得这是个机会,正好收拾收拾这几个王,让他们更听话。

于是直接让翼王石达开去把自己岳父抓起来。

消息传出,黄玉昆都绷不住了。

这么玩是吧,那我不干了成不成,直接提出辞职,以示抗议。

事态又往前了一步。

燕王秦日纲一看,这事闹的不好看了,东王杨秀清太欺负人了,毕竟牧马人是自己府中的人,为一件小事这么搞,我也不干了,于是上书辞职,然后他的好友兴国侯陈承瑢(地位仅次于诸王,算是排位第八),也看不下去了,舍命陪君子,上书辞职。

顺便说一句,兴国侯陈承瑢当时还是东王的心腹部将。

这就相当于太平天国核心层巨震。

东王说,继续震。

全抓起来。

最后的判决结果:

燕王秦日纲“管教下属不严”,被处以100杖刑;

兴国侯陈承瑢“未配合惩处”,被处以200杖刑;

卫国侯黄玉昆“调解不力”,不仅被革去侯爵,还受了300军棍,之后备感羞辱,甚至投湖自尽,所幸被人救起;

而牧马人则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五马分尸!

早知道这样,还是不养马的好。

这就是著名的“牧马人事件”。

残酷的斗争。

东王杨秀清,“一朝之大,是首一人”。

从头到尾,没怎么见天王说话。

天王也怕天父下凡,搞不好自己还得挨打。

但是,俗话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爆发。

两年后。

陈承瑢抓住时机向天王告密,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

天王密诏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燕王秦日纲铲除东王。

9月4日,北王韦昌辉率三千精兵赶回天京,当夜在城外与燕王会合,陈承瑢开城门接应 。

先是派人传东王杨秀清到天王府议事。

杨秀清不去,杀了传话的人,并派人严阵以待。

韦昌辉于是带兵在凌晨突袭东王府。

杨秀清只能东躲西藏,最终被俘,死于当场。

东王府内数千男女被杀尽。

其后北王韦昌辉以搜捕“东党”为名,大杀异己。

怕是同庚叔也未得幸免。

得势时挥鞭。

墙倒时受戮。

众多东王部属都在弃械后被杀,连平民也不能幸免,南京城被血洗,约两万余人被屠杀。

翼王石达开赶到南京后,不满韦昌辉的滥杀,不欢而散,石达开连夜逃出城,但是一众家属部属又被尽杀。

然后,石达开又从安庆起兵讨伐,获得广泛支持,北王韦昌辉又兵败被杀,燕王秦日纲及陈承瑢不久亦被处死。

“突当后报惊无妄,细想前因信正该。

此事从来毫不爽,不须疑惑不须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