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爸爸和富爸爸》这本书很早之前就看过了,当时没有什么感觉,那会年轻,没有危机意识,现在人到中年,再回头看这本书的时候就特别有感受。
从小妈妈教育我们的方式就是好好读书,将来找一个好工作。
于是在妈妈的强监管下,我考上了湖北师范学校,后来去了湖北黄冈中学教书。
当时的人生一路走来确实是顺风顺水,在学校教书期间学校领导也非常器重我,校长当面鼓励过我,年级主任也把年度优秀教师评给了我。
教了几年书,就来深圳了,没有再做老师,心态就像“I have been there and I have done that”,老师这个职业对于当时的我基本上没有太大吸引力。
于是就去了外贸行业,一年帮老板卖了100多万的伙伴,一份钱的提成都没有拿到,于是就又改行了,
兜兜转转,进去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做了企业内训师,其实应是说比较符合我的个性。
首先是我本身没有特别大的追求,骨子里面是比较求安稳的,所以当时P2P行业大火的时候,有猎头公司找我,让我看看外面的机会,我都断然拒绝了,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好笑。
我在这家小贷公司做了快10年,同事关系比较简单,公司福利都还不错,于是就完全扎了根。
《穷爸爸和富爸爸》的一个观点,非常启动,追求稳定本身没有错,但是方式有问题,要通过自建一个系统让自己稳定,而不是把稳定寄托在一家公司的身上。
其实说到底就是要发展的是财务稳定,所以就要给自己开通多渠道的蓄水口,最好是那种成本低,持续性好的蓄水口。
从这个路走,才有真正的出路。
具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