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书《书店》,作者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这本书讲了一个发生在英国的想要开书店的女人的故事。
1959年,善良的寡妇弗洛伦斯·格林带着仅有的财产,毅然决然地在英国海滨小镇哈德堡开了一家书店。然而,她的这一决定却遭遇诸多阻力。小镇上的权贵加马特夫人试图将书店所在的建筑改造成艺术中心,便用尽手段刁难弗洛伦斯。尽管弗洛伦斯努力经营书店,还与热爱书籍的布伦迪希和拥有独立精神的克里斯蒂娜建立了友谊,但最终仍无法抵挡各方压力,书店被迫关闭。
弗洛伦斯开书店的过程反映了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她开书店是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然而现实却充满了残酷的商业竞争和权贵的打压。她的遭遇揭示了梦想在现实面前的脆弱,以及普通人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困境。
书中也能看到人性的复杂,加马特夫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展现出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而弗洛伦斯在困境中坚守善良和原则,布伦迪希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弗洛伦斯的支持,又体现出人性中的美好。书中人物的行为和动机反映了人性的多面性。
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镇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叙事节奏舒缓,却在平淡中蕴含着力量,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命运起伏。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书店兴衰的故事,更是对生活、梦想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它让我们看到,在现实的洪流中,坚持自我和追求热爱并非易事,但那些在困境中闪烁的人性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珍视。
记录一些笔记
她很善良,只不过在自我保护这件事上,善良没什么用。
我也发现床头放一本好书,价值无可估量:每次躺下休息的时候,还没读几页,我就睡意浓浓。
意志力在缺乏方向感时毫无效用。
这是本好书。你可以试着把这本书卖给哈德堡居民。他们不一定懂,但那就是好的地方。理解使思维懒惰。
我不肯定男人是否比女人更擅长判断,但他们似乎更少花时间后悔。
她不知道道义其实很少是人类行为妥当的向导。
火车开出站时,她坐在那里,羞愧地低着头,因为她生活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