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了《西游记》的一个篇章。书中记叙到唐僧和孙行者跋涉万里到了观音院。老院主已是二百七十岁的高寿,按照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晚辈对于这样一位高寿的老人会尊敬有加。然而故事的情节并不是按照传统的线路去铺陈,文中从各个侧面揭示了这一位院主的贪婪形象。比如,他头罩猫睛宝石帽、身穿镶玉绣金锦绒,穿着珠光宝气;生活用品则是玉盘铜壶金杯,饮的是唐朝圣人赞不绝口的仙茶;身是苦行僧却聚敛财物,私藏着七八百件珍贵袈裟,排在房里果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从描述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披着袈裟的假得道高僧。更甚者是当他知道唐僧也有一件宝贝袈裟时,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据为己有,心生歹念伙同徒弟谋害唐僧师徒。
从故事中,我看到的是——贪婪就是一个无底洞。它没办法用金钱宝物去填平,得到了美的器物,你满足了一阵子后将它压箱底,没心思再把玩观看,当遇到比之前更美的东西,你又心生据为己有的贪婪。随后就千方百计地得到它,两百七十岁的老僧便是例证。正如影视作品《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吃了百碗千盘的珍羞,已经肥胖臃肿成庞然大物依然无法消除饥饿之感。贪婪已让他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还有另一个是贪婪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无论是六七岁的稚子还是如故事中已经两百七十岁的院主,只要心中存在无法克制的贪婪,那就会是洪水猛兽。小孩子可能会从细微处的占有发酵,而年长者则是不顾后果地抛开道德底线、法律法规的束缚,不择手段地霸占。
作为一个人,如何控制自己的贪婪。我想这是一个用一生来回答的问题,它就像你手中的一只风筝。这条线你拉得住,扯得稳,就能飞行自如。心中的尺度决定了外在的行为规范,时下有许多的贪官落马,他们滑向人生不归路的第一步我认为并非是外界的诱惑和商人的围猎,而是自己手中的风筝线被自己的贪婪斩断。突破了内心的第一道防线,便永远没有了回头的路。
解铃还须系铃人,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欲克制内心的贪婪祸根,唯一之道就是一日三省,时时拂拭,让贪婪的尘埃无处着落,擦亮自己的心,照亮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