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最后一个休息日,下了一整天的雨,气温下降严重,早上穿着单衣还可以,到了晚上套上什么都冷,只能把棉睡衣找出来,女儿出门去听演唱会,穿了冬天穿的大棉衣,也不会觉得热。
到了晚上女儿还有一堆作业没写完,当然这跟科目太多,各科老师留了太多的作业有关系,没做完作业也不是因为她假期只顾着玩,没写作业,而是她除了作业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学习任务,8天假期,整整5天专门在家学习,我觉得已经够可以的了,至于学习效率是不是太低了,肯定也有关系。
我分到的作业是历史,我的强项是中国古代史,一般古代史的题目都难不倒我,现代史和世界史就差得多,我以为我都需要查资料才能确定答案,没想到高一正是在学中国古代人,做题可把我做爽了。其实我觉3得学生所学习到的历史,真的是太皮毛了,考试内容也比较浅显,很多都应该算是语文知识,从几句文献中能看出来什么,等同于阅读理解,真正的历史解读特别少,如果你懂得太多,反而会做错题目,因为人家考的是皮毛,你却想得太复杂,答得太深入。
我不知道现在北京市的高考对于未选科目都有哪些要求,是不是会考及格就可以,有些地区的高考对未选科目是有要求的,想考到好的学校,会考必须拿到A或者B之类,反正老师让女儿把所有未选科目的学习时间都放一放,不能使用学习的大块时间,只能使用零散时间。
很多家长都忘记了自己曾经学习时的情况,时间确实根本不够用,我昨天做了8套选择题,6道简答题,简答题还是有答案的,耗时两个小时,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阅读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时间,答题也需要时间,一旦你干起这个事来,时间过得飞速。 怎么一下连一门课程的作业都没做完?因为一门课程留了好几套卷子,一套卷子至少耗时一个多小时,算算吧。
我记得我哥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语文老师留作业,好几课的生字,每个字写十页,我哥、我妈和我爸三个人一起熬夜写,这一幕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我和我哥只相差一个年级,我当时没有帮忙,说明我最多才上一年级,我哥也就是二年级,说明当时的语文老师有多变态,我们都是听话守规矩的孩子,班级里也没有几个孩子完成了作业,后面我还因此关注了一下我的作业,我肯定是没有留过一个字写十篇的作业,但是熬夜写作业的事情也会经常发生,现在回想一下,小时候肯定没有现在孩子的作业多,至少我放学以后是可以玩的。
要是在女儿中考之前,我肯定会对她的作业有要求,但是中考之后我开始注重结果论,我发现平时作业写得再完美,也不代表你在最终的考试中拿高分,就算你平时的成绩单再好,也不代表中考高考中能有好成绩,我女儿就是典型案例,没有人比她作业写得再好了,平时成绩也拔尖,可是中考并不如人意。不是不能写作业,也不是不能看中平时的考试成绩,而是关注点一定要在那些你有待提高的部分,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