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科社交的一些反思

今早看一本关于社交的书,再加今早的60秒内容(微信公众号:谢海莎同学),都是关于社交。昨晚也是有所想,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社交状态,学历越高,社交状态越差,反思原因如下,1、受爷爷影响,从小就有些自命不凡,越长大后表现得越是有些明显。导致与同级的人产生距离。2、缺少主见,很多事情,觉得别人考虑的总是比我周到或是长远,难以决策。3、与2 有关,缺少主见的直接原因就是见识少。很多事情没见过,不知道,不会想,不敢做(参与高鸿鹏老师的同读收获)

举个例子,在本科的时候,也就是2015-2019年,期间,当时有6位舍友,性格不一。有1个同学是和我性格算是类似。大三的时候我受萌姐影响,早晨4-5点起床复习考研。后来,她也和我一起早起,在宿舍楼上的自习室复习。而那个时候,我就犯了“主观偏见(我姑且称之为主观偏见)”。大白话就是觉得自己被模仿了,或是因为狭隘,不想与别人共享我发现的能进步的机会。

我还有1个舍友,她是在宿舍里算是最有主见的一个人了,后来,也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一个人。这与一些社交书籍上提到,要受欢迎的首要原则是有自己的原则,也可以说是会拒绝。

举个例子,如果舍友在床上,让你帮忙拿床下的一个东西。大多人的想法应该是,都是一个宿舍的,不帮挺不好意思的。而我那位最受欢迎的舍友,她的做法是,不是无休止的答应,她会直接拒绝。这样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呢?偶尔她帮忙拿一下,就会让别人心生感动,心存感激。而那些无休止的答应,不懂拒绝,就会让别人觉得你帮我就是理所应当,你不帮我就是真不仗义。

虽然在学校,还是会涉及到一些利益方面的问题。比如奖学金、入党名额、学生干部竞选等。我与班长的那次冲突,是在今天看来,及其不理智的一次行为。当时我是班里的第一名,而他又是班长,但是班级分到的名额只有1个。我们都想争取。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但是隐约记得我当时的态度不好,说话太直接。最后导致本来关系不错的两个人,出现了裂痕。而我们现在就算彼此有些释怀当年的无知。但是裂痕还是一直存在那里,关系也大不如前。

关系到切身的利益,当然要去争取,但是学生时期,没有那么大的利益,非要争的鱼死网破。那样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不妨试着去找到共赢的解决办法。切记:不要受到了情绪的支配,还觉得自己名副其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
    LighTiming阅读 3,567评论 0 0
  • 今天股市开盘大涨,我的心里有些不淡定了,怕在即将形成的牛市里踏空,于是在上午开盘没多久就进行了买入操作,到下午时涨...
    傻小子阅读 20评论 0 1
  • 《踩着露珠来见你》 弯弯的月牙躲过山顶的青云 又俏皮的出来了 夜间的村子格外的安静 流过窗前的小溪发出滴哩咕噜的清...
    谟晔阅读 2,732评论 0 1
  • 一、学习与实践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
    居居long阅读 1,33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