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结势,置顶公众号 jieshi100.cn
结网点滴,发酵机会,类比演化,洞察趋势!
本文5867 字, 读完需 10分钟
新零售
洞察人货场的趋势变化,挖掘新零售的价值洼地
盛极而衰的无人货架,有哪些教训值得反思?
在新零售浪潮下,最为人熟知的零售新业态,莫过于生鲜超市与无人货架了。不同的是,相比前者的如火如荼之势,后者的境况已大不如昨。
为什么无人货架会突然爆火?
第一,无人货架填补了办公室消费场景的空白。人们对于零食与饮料有着天然的需求。对于那些职场上的白领来说,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在办公室度过,这便创造了绝对的消费场景,但传统零售并未大面积介入这一场景。同时,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收入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对于小宗购物便利性的需求超越了对于商品价格的敏感度。因此,无人货架完美地迎合了这个空白市场。
第二,无人货架的线下流量想象空间巨大。由于办公场景的特殊性,无人货柜一旦入驻就成为了唯一的对外点位,进而牢牢把握住这一线下流量入口。基于此,除了餐饮、零食与饮料外,广告与促销等方面同样能够给商家带来颇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三,无人货架成本低廉。同样是“无人”,但无人货架要比无人便利店与自动售货机的成本低得多。据公开资料显示,每个无人便利店的前期投入超过10万元,每台自动售货机也需要几万元的投资,而铺设一个无人货架的初始成本只要1000元左右,由此可见一斑。
虚火之后,便是一地鸡毛。
为什么会出现盛极而衰呢?
第一,是无人货架不可控的高货损率。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基于无人货架的消费可以说全凭自觉。不少玩家在进入行业伊始,都想当然地认为,无人货架的主要目标客户群是写字楼与办公室的白领,而他们的素质与自觉性必然是靠得住的。然而,在各路商家疯狂布局货架占领市场的另一面,却是已经司空见惯的高货损。
据公开信息显示,无人货架的货损率普遍在1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60%;参与恶意逃单和“窃取”的不仅有消费者,还包括配送员。过低的犯错与违法成本,让无人货架无时无刻不在同人性对抗;而难以预估的高货损率,更是让行业盈利捉襟见肘。
第二,是无人货架并不理想的消费体验。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无人货架受特定空间容量的限制,可拓展的SKU有限,商品质量也难有保障,再加上商品更新不够及时,无法在同一时间点上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商品选择,仅仅局限在吃喝等小件商品上。而在“无人”的状态下,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太多的优质体验。同时,虽然无人货架距离消费者更近,可单点也只能吸引这个办公室的人,难以获得足够的规模效应。
第三,是无人货架薄弱的供应链基础设施。
看似很容易复制的无人货架行业,其实门槛并不低。抢占点位、陈列货架与摆上货品虽易,但要将货架运营起来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却是难题。而无人货架的衰落,最重要的问题便出在这里。
一来,仓储网络跟不上飞速的扩张。一个城市尚且还好,如果范围拓展到几十个城市,那么能否拿下符合条件的城市仓或区域仓便成了整个行业的生命线。然而,这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各路玩家多会选择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的方式来实现,但考虑到行业前景与业务侧重点等问题,物流企业的谨慎投入会让无人货架供应链基础设施的质量难以保障。此外,除了城市仓或区域仓,前置仓的落实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这些都跟不上商家在前端的飞速扩张。
二来,仓库之外仍要面对其他高成本。单次补货SKU品类较多、运输效率过低、配送人员不稳定……这些都会给行业带来较高的成本。尤其是在供应链的管理方面,堪称是无人货架的老大难。由于缺乏闭环管理体系,相关人员难以严格按照要求予以操作,而前文所说的配送员私下拿走零食或饮料而造成的亏损,都会被当做货架的盗损来看待。这对于原本薄弱的供应链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技术不过关、商品维护不善、难以防止盗窃、供应链低效高成本等问题频发,让无人货架的风口几近褪去,很多平台甚至还没被听说就已没落。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只有形式上的新颖,还不足以成为新零售。
纵观零售行业的发展历程,无论如何发展,都逃不开成本、效率与体验这三个关键词。
中国新零售终局猜想
消费行业的竞争力,短期是流量,中期是效率,长期来看,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品牌肯定是,但最重要的一定是「有质量、能升级」的「供应链」。
所有做双边供需关系对接的平台,本质上核心的竞争力是供给,而不是需求。
小米也很典型。它在前端有流量,在中台有效率,在后端,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带着一大堆中间产业链和它一起升级。
产品思维
可以复制的产品思维
4000亿市值背后,美团的破局与开局
这一纵是在餐饮这个领域垂直做纵深,把底盘做后厚实。
不仅有前端的顺势爆发,还要储备后端的蓄势,不断地强化对这个产业的控制力。
1.前端就是外卖,他们内部定义为食品的新零售,这是超级流量的头部。
2.往下一环是到店,像大众点评的内容、支付、团购买单等。
3.再往下是针对B端的,美团做了餐饮店几乎用到一切的信息设施:电子菜单、收银POS机,管理SaaS、ERP等等。我印象特别深,三年前我问少晖,就是美团的CFO,某一个电子菜单你们投了吗?少晖说,是哪一个啊?我们投了7个。美团在这个领域里是重仓在做。
4.最后端是食物供应链,这相当复杂,他们也刚刚开始做,也投资了一堆企业。
一横就是生活服务类业务的横向展开,核心逻辑就是我说的“高频打低频”。
外卖作为头部是极其高频的,美团最极致的用户一个月会点二十几次外卖。有这样高频的业务带动,就可以形成流量分发,分发到电影票、酒店、门票、娱乐这些领域。
为什么我在这会把电影票排第二,放到酒店的前面呢?明明酒店占了美团毛利的70%多。
这个逻辑有两点原因:
第一, 美团自己的App上就是这样的排序,先是吃的,接着是电影票,再然后是酒店。
第二, 电影票这个品类是一直产生新内容的,对用户活跃度有贡献,属于能拉动用户频率的品类。所以,高频优先。
这样的一横一纵,就是美团的核心业务框架。
显性特性不重要,显性特性也救不了你,重要的是你的战略存在是什么,是谁需要你,是谁依赖你。
我们如果不知道背后的过程和逻辑,只是看前端产品界面,就会觉得非常不理解,没差别啊。甚至很多行业深度的细节,携程做得远远比美团好。这有什么颠覆,这有什么创新?
我们听美团的故事,是因为它一再做到后发先至。而我们做事,大概率不会有先发优势,都会前方有看似强大的对手。先发的对手一定有边界,只不过每个人在自己的边界里,对自己的边界不自知。而且为了捍卫自己的正确,整个组织的心智都会把这件事情合理化,认为边界就是世界。
短视频
短视频的生产、运营、变现,AR等新技术的驱动
短视频为何不会爆发“千团大战”
尽管如此,2013年依然是毫无争议的短视频元年,秒拍、美拍、快手、小影、腾讯微视等一批短视频平台先后起步,但行业发展不温不火,用户规模和盈利模式无法突破。
2013-2017年,短视频战争上半场宣告结束,唯一的赢家和巨头就是快手。
可以说,短视频上半场最终决定行业秩序的是技术
正如大家所知,携巨头之势、技术储备、系统打法,被重点扶持的抖音成为快手最强劲对手,两年时间短视频的格局也从快手“独孤求败”,进入双雄鼎立。
在很多人的常识中,短视频与科技似乎沾不上边,更不要说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了。
这种认知的理由是,界面如此简单的一款软件,拍摄、分享、评论、点赞几个简单的动作和个性化推荐,并没有显示出足够高科技的一面。
事实却恰恰相反。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前台越简单,后台就越复杂。最典型的莫过于谷歌,界面只有一个搜索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几乎没人否认谷歌是一家技术公司。
当年“千团大战”,几个人做个App和地推就是一家团购公司。而今短视频创业已没那么简单,背后必须由一系列技术平台、算法模型、大数据支撑。
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格局虽然变了,但技术仍将是胜负的关键。
为什么短视频不会爆发“千团大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短视频内容涉及公众利益,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政府势必要进行严厉监管,确保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尤其是保护未成年人。
短视频行业的监管压力比共享单车严厉100倍不止,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几年前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已经不存在,即便是有技术基因的小团队,这个时候从零开始已经来不及了。
创投视角
投资人对企业和产业的视角解读
胡博予对于资金荒、融资、战略、品牌等的系统性思考
投后服务基本上就是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当 CEO 的听众,做他的陪聊;第二件事是在核心岗位的招聘上我会帮忙;第三件事就是融资,这也是投后服务最重要的工作。
不要去“猜投资人想听什么”,甚至不要管他们问的是什么,而是要完全专注在自己的战略上:用事实和推理来证明“为什么这是个好赛道,为什么我们会赢”。
第一,融资的时候要集中地见投资人。不要零零散散今天约一个明天一个,过两个礼拜又约一个。集中的一个礼拜见十五个,再过一个礼拜又见十五个,你的融资成功率会大幅度提高。
第二,不要告诉别人你见了哪个投资人。为什么?很简单,因为想投你的人和不想投你的人都不会说你的好话,VC 是这个一个很小的圈子,他们会互相 talk。
第三,现在市面上不靠谱的 VC 越来越多,没有做过尽调的 VC 给你的 Term 一般不要签,要签靠谱Term Sheet。
战略必须是一个选择,它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美菜案例:
前端获客很容易,供应仓库是瓶颈。如果我们优化仓库效率,上仓库管理系统,做更细化的分工,就要给仓库人员进行培训,那么你招人的速度就会受一定的限制。于是就面临这样一个选择,一个典型的战略问题——是选择更快的增速,还是选择优化仓库的流程提升效率?
这就是我们当时做的战略决定——不优化仓库效率,忍受每个订单的亏损,来争取更快地获得客户密度,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大的规模。
这五种力量,本质是一种力量,就是壁垒。
创业者往往在被问壁垒时会回答说,我们最大壁垒就是我们的团队,我见的创业者里面可能有 60% 会这么说。我最怕这种生意了,如果一个生意它最大的壁垒是团队的话,我就可能不敢投。
壁垒是“不公平的竞争优势”(unfair advantage),一旦建立,对手即使比你更有钱、更勤奋、更聪明,也无法超过你。
但当一个行业有“反规模重力”,就是说当它的规模涨到一定程度后,每扩张一个点,它的质量就会下降,那么它获客就会变难,用户留存就会下降。
所以你要去计算什么时候你的规模优势不再能持续地抵消“反规模重力”,你需要观察你的行业边界在什么地方,你的公司涨到什么程度以后就不能再涨了,也许到那个时间点,你应该停止增长,优化其他部分,比如品牌和利润等。
智能商业
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双驱动的新商业模式
未来10年,谁会成为全球最有价值公司?
最深的感受就是对“势”的理解。
一是敬畏。时势造英雄,个人英雄再怎么厉害,也要尊重商业规律,把握大势,三五年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
二是要敢于取势,甚至是勇于造势。不能利用势能,你是不可能成为时代的引领者的,懂“势”和用“势”是阴阳一体的。
阿里战略: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建一个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什么?是客户、数据、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把数据贯穿所有子公司的业务打通,就是整个集团未来的“奔月计划”。
第一,智能商业的三个方向轴
1、在线化
我们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最重要的第一点是有没有连网,有没有在线,如果有,互联网的优势都能为你所用,否则世界离你越来越远,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把物理世界转换映射到一个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
2、智能化
搜索是第一款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智能服务。
第二款核心的智能服务产品是推荐。
3、网络化
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在线化的基础之上,在网络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且有效的分析和思考的工具。
看看最近中国互联网第二批冲出来的企业:
滴滴完成了打车服务的在线化,前提是广泛普及的智能手机和地图服务,让在线位置定位变得非常清晰,让打车服务变成在线服务,再通过算法进行优化,成就了滴滴。
今日头条从传统搜索走向中国最好的推荐服务,在智能化上一个点打穿,成就了今日头条在过去几年爆炸性的成长。
美团一方面是把传统生活服务在线化,同时也构建一个生活服务网络。
第二批最成功的企业都在“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三个轴有重大突破,才有可能在一个领域奠定领先地位。
第二,智能商业的特征
第三,智能商业的双螺旋构成: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
淘宝不是零售,不拥有任何一件商品,是一个零售的生态圈,是赋能卖家的平台。
只有找到和用户产生直接互动的方式,才能够实时记录下他的反馈,才能找到优化的算法,才能优化你的服务。谁先完成这个闭环,谁就有最大的优势。
第四,“黑洞效应”
我们所理解的战略都在被重新定义,vision(愿景)和action(行动)的快速迭代变成这个时代新的战略思考,“点线面体”变成新的定位的最重要的思想。
指数型组织
海星模式、阿米巴模式、指数型组织等新型组织形态
韩都衣舍赵迎光:用赋能代替管理
以前知识或者经验更替速度慢的时候,是老人、经验丰富的人去指导和教育年轻人,这叫浅喻文化。
后来知识更迭速度加快了,就是同辈之间互相交流,叫同喻文化。
如今发展速度更快,越来越年轻的人开始教育或者引导整个社会潮流的变化,一切都越来越年轻化,就是后喻文化,这是一个人类进程发展的一个趋势。
未来企业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是赋能,而不是管理。只有赋能型的企业,才能够适应未来智能化DT时代的变化,同时也符合新一代年轻员工的需求。
我们先弄清楚管理型平台和赋能型平台的区别,管理型平台是正金字塔结构,决策权在上面,员工强调的是执行力。所欲传统型企业,谁的执行效率高,谁就能够获得相对的优势。而赋能型平台是倒金字塔型结构,最大的变化就是决策力前置,它的指令不是由管理层发出来的,而是员工层,管理层要做的是把指令落实,去整合资源。所以决策力前置,让基层员工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决策权是赋能型平台的本质。
1、赋能型平台的全员参与的程度要比管理型平台高。
2、以精细核算作为核心指标,培养员工的目标意识。
3、高透明度。
4、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虽然我们不鼓励加班,没有加班费,但是我们的员工知道他努力一些,他的产品就可以早点上架,获得好的排名,取得马太效应的竞争优势。
品牌裂变
支撑平台
我们有三驾马车,第一个是我们自己做了一个品牌,输出这种能力。第二个我们用韩都动力帮助一些企业去互联网化,去转型。第三个我们做了孵化基地,从投资的角度成功孵化几个企业。
现在整个社会的趋势是信息文明全面取代工业文明,大的时代已经到来,且不可逆转。组织创新将是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如果你的企业仍然固守传统管理模式,不进行组织创新,动力就不能高效输出。只有先进行赋能,再匹配到后端整个体系的变化,才能具有行业的强竞争力。
详情请移步结势小程序:
加群请备注:结势尚进会+姓名+公司+职位
尚进会交流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结势,置顶公众号
结网点滴,发酵机会,类比演化,洞察趋势!
结势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