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JS分享:翡翠资源的现状

作为“翡翠之国”的缅甸,如今似乎变成了“非翠之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缅甸的上等翡翠原材料的开采已将近枯竭。为了防止资源开采枯竭,前两年,缅甸政府调整了政策,限量开采,同时海关加强控制翡翠玉石原料的出口,严厉打击翡翠原料走私,目前仅允许仰光、曼德勒进行出口贸易。(从2010年起缅政府将翡翠毛料公盘拍卖市场从仰光迁到新首都内比都,离云南瑞丽又较之以前距离近了约200km。)政策调整后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国内上等翡翠毛料资源短缺,只剩下中、低等资源,于是上等翡翠玉石市场价格迅速攀升。据了解,2008年和2009年翡翠价格就已大涨过一次,涨幅接近一倍;201 0年部分高档翡翠价格又大涨了一倍。

缅甸矿区图(图片来源于:WWW.RIJS.COM.CN)

全世界有超过98%的翡翠产于缅甸,且顶级翡翠几乎只产于缅甸,但它的主要市场却在中国。据海关数据,缅甸90%的翡翠原料被中国内地买家买走。80%的原材料是在中国内地加工销售的。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高档翡翠消费市场,中国国内翡翠市场已形成了产、供、销三级比较完善的市场,先后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有特色的翡翠加工基地与交易市场,云南瑞丽,广东揭阳、四会、平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基地。

随着翡翠开采工具越来越现代化、先进化,缅甸已开始采用机械化的开采方式,使得缅甸过去20多年来的翡翠开采量,相当于此前300年开采量总和的10倍。翡翠业内有专家保守估计,以现在的开采速度,缅甸的翡翠只能再开采数十年时间,而且现在一些高档的好料几乎已经开采完了,如著名的木那坑口的玻璃种带绿的原石早已采光,只是个别缅甸矿主手中还有一些存货。因此,翡翠的稀缺决定了它特有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投资翡翠的商人也越来越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