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爱,有哪个谈爱发哒财
有些手机你永远不必等,您拨的用户比你更郁闷
你在德国叫不莱梅,你在中国叫“不来米 ”
你在唐朝叫李白,你在现在叫"你不清白"
爱情是嘉山的一道风景
命运是砖厂的一块窑砖
进入主题,我们现在就说一说中国古诗词,听起来比较高大上,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只不过是当时的文人,借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想法、体会,基本上也就是借景抒情。
想要了解中国古诗词,不可能不知道东晋诗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就是——陶渊明。想要真正读明白他的作品,那还得先了解这个人。小游就从陶渊明的官场浮沉开始分析陶渊明的故事……
陶陶生活的那个年代,官场黑暗政治腐败,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陶陶也只有整天靠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生活,身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他,也拥有一颗躁动的心,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毕竟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NO.1. 陶渊明祖上曾经是东晋元帅,到了他这里已经就没落了,人生不如意,干个芝麻绿豆官,没几天就辞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不堪吏治,少自解归。翻译成中文就是——官场水太深,赶紧回农村。
NO.2 没过多久的隐居生活,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叫桓玄的家伙喊着口号,为国为民,振兴国家。陶渊明收拾包袱就跑去投奔桓玄了,准备在桓玄手下大干一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干了没多久,陶渊明发现桓玄能力强,能文能武,但是人品不行,为国为民只是口号,而是自己想当皇帝。陶陶直接撂挑子走人——官场水太深,赶紧回农村。
说到这里,陶渊明已经对仕途失去信心了吗?其实还没有……
NO3.桓玄蹦哒没多久,被一个叫刘裕的家伙踢下了历史舞台。刘裕天天喊着为国为民,工作能力爆表,让人们觉得很靠谱,当然陶陶也这样认为。陶陶继续收拾包袱,立马跑去给刘裕打工。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这刘裕也不是啥好鸟,同样只喊口号,一心想当皇帝。刘裕也确实工作能力强,真的就干成了,建立了“刘宋”——南朝宋(公元420--479年)陶渊明再次撂挑子走了——官场水太深,赶紧回农村。
经历了这么多,陶渊明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官场水太深,还是回农村。陶渊明没能成为达官显贵,却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田园派诗人的代表性人物。(小游觉得还是农村待得多吧!)
陶渊明隐居期间就3件事:喝酒、种地、写诗。虽然文学造诣无人能及,但是种地确实不行,有诗为证:《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哥一天到晚种地,居然杂草比庄稼还茂盛。虽然辛苦,弄脏了衣物,但是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最著名的还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小游还记得老师当年的话语:“背不下来,晚上别回家吃饭了!”(老师已逝,小游还是挺感激老师当初的严厉。继续默写一小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幻想了一个没有战乱、纷争的时代,生活在动荡时期的陶渊明,心中藏有一方净土,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总结陶渊明的一生,可以用6个字概括:至纯、至真、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