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母亲来说,孩子的死亡距离自己有多远?也许只有大桥宽度的一半,不到5秒钟的时间。
几天前,在上海卢浦大桥,一位母亲目睹了17岁的儿子跳桥自杀。一时间,网络传得纷纷扬扬,17岁少年跳桥自杀的视频被不断转发。
同样身为母亲的我,在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内心是无比震撼和惋惜的,为那个少年,也为那个母亲。对那段视频,我不会去转发,因为不希望我的孩子或者更多的孩子,看到那段视频。
很多孩子,都还在一知半解的年纪,当他们看到那段并不血腥的视频时,心里想的或许并不是生命有多脆弱。
而是那一瞬间就像蝙蝠侠一般的洒脱,而后看到,后悔痛哭的母亲时,在他们的内心里也或许会想着下一次,我也可以这样惩罚一下妈妈。
很多孩子是单纯而好奇的。为人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彼此之间,发生矛盾是必不可避免的。倘若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对父母有了意见和不满。他内心里想要让父母有愧疚,想要在争执中赢一次的时候。
可能一开始并不知道要怎么做,但看了那段视频,不可避免的就会觉得,那个人好酷啊,我也可以这样,不但酷还可以惩罚下父母。
《第8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大多数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模仿网上行为的现象。
那段视频的大量转发,对谁都没有好处,甚至会害了更多的人。
这两天,网上有很多文章:一部分谴责:孩子太脆弱,没有抗压能力,不懂得对父母负责。另一部分谴责:那个母亲,不懂得控制情绪,用语言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我只想说:其实,我们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都不在现场,都不曾了解事情真实的背景,也不曾知道当事人的事情经过,官方也没有详细的真实情况报道。
很多人都是凭着那则新闻报道,那个简短视频。,然后开始有理有据,义正言辞的指责死者和死者的母亲。
逝者已逝。
即使那少年再不懂得珍惜生命,再不够理解家人。
他都已经离开了这世界,这些声音他听不到了。
可是他的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养育了17年的儿子。本来就已经懊悔悲痛不已,还要面对许多陌生人不断的评击,还被认为是杀死孩子的“凶手。”
作为一个母亲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感到害怕。我们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
孩子犯错了,我们也试图在言语上努力去爱,并不想伤害到他幼小的心灵。但我们都不是神,总会有一瞬间的情绪失控和伤害别人的时刻。大多数的母亲或多或少,都有过对孩子大吼,或者不够科学的教训。而最终发生自杀事件的概率是极小的,甚至是偶发的。
我们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那个少年已经不在了,难道要她的母亲去陪葬吗?我最想跟大家说的是:
不要传播视频,不要让孩子看这个新闻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一位室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
她10岁的时候,经常看电视电影,剧情里经常有一些人飞来飞去,即使从高空掉落到地上,也不会失去生命,总会满血复活。后来有一次,她独自在家,很无聊,想着飞一下,就家里窗户一跃而下。
幸运的是她家住3楼,楼下花池里还有些塑料泡沫,她跌落时感觉恐怖至极,摔断了胳膊,身上还有各种小擦伤。
她的母亲惊吓过度,以为她有心理问题,带她看了足足半年心理医生。不论她怎么解释,母亲都不理解她是好奇心作祟。
很多孩子,对死亡一知半解,他们理解不了纵身一跃后,将面对的是什么?更多的是想要模仿,想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为了更多孩子的健康,我们确实不该传播这段视频。
语言暴力和正确管教孩子是两回事
一位同事郁闷的跟我说,她上初中的儿子看到了那段报道。
回到家里跟她说:“妈妈,你看这里说了,你要停止对我的语言暴力,管住自己的情绪,不然你会逼死我的。”
同事震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还好先生在旁边给儿子解释,那只是偶然事件。
当晚,同事焦虑得一夜未眠,她担心自己的儿子,把正常教育当作是语言暴力,母子之间一旦有冲突、有矛盾时,就来一句“我死给你看”该怎么办?
孩子做错事,我们正常管教,怎么就被定义为语言暴力?
做好自己,在爱孩子的同时,学会向孩子示弱。每一个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方式都是不一样。
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都比较柔和,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都比较刚烈,喜欢有事说事,也许外人看起来,是语言暴力,是不可取的,但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种正常的交流方式。
不论家庭如何,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不会想着去逼死自己的孩子。也许一时方法有欠缺,但父母总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改善,与孩子相处的模式。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给别人一些空间也等于解救自己。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但回头来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一个有出息的父母呢?试着原谅孩子的不完美,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自己累的时候,不妨向孩子示示弱,告诉孩子:我累了,需要你帮忙收拾桌子,清理地板。
孩子会欣然去做,因为他会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而不是多余被说教的。
这个自杀事件,我们除了悲痛,更应该反思和学习,怎样避免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而不是去评论,究竟孩子错了,还是妈妈错了?无论如何,此刻,没有谁比那位母亲更加的悔恨和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