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初来县城时,我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到新学校的第一天,她在一间破旧的教室门前迎我。冬日的暖阳照在她年轻的面庞上,教室里传来书声琅琅。我走向她的时候,她也微笑着朝我走了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孩子,欢迎你!”
这就是我和王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了,从此以后,我的生命里多了一个老师,更多了一个妈妈。
写字和积累
初来新学校,我的字写得东倒西歪的。王老师要求我们练字,我总觉得多此一举,考试看的是答案正不正确,又不是看字写得好不好。我也不喜欢阅读,总觉得写作靠的是天赋,能不能写出好的东西来,全看灵感有没有光顾,课后的阅读积累在我看来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我不明白,王老师为什么那么坚持要我们练好字,做好积累,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直到多年以后,我大学毕业第一次投简历找工作,就接到面试官的电话说:“你的手写简历,我们觉得很有诚意,字写得工整而又大气,想必为人也很可靠,所以,恭喜你,进入我们的面试了。”我欣喜若狂——都说找工作难,没想到我第一次投简历就如此顺利。猛想起王老师当年说过的话,她说:“一个人的字,是他的第二张脸。在没有见到你本人之前,别人常常只有靠你的字迹去猜测你的为人。”忽然就理解了她当初为什么那么坚持要求我们练字了。
再后来,我从事的工作总是跟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积累的习惯再也没有扔掉过。每次翻开书页,还是喜欢跟小时候一样,用专门的本子工工整整地摘抄精彩语句或是写下读后感。每当感觉自己才思枯竭的时候,我就会去翻一翻这些年写下的读书笔记,从中找一找灵感,总能有一些收获。才明白当初王老师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我们“不动笔墨不看书”了。因为好习惯一旦养成,受益终生。
绵延和传承
我是在长大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叫“偏爱”的。那时候我才知道,即使是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孩子,家长都未必能一碗水端平,更可况是一个每天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孩子的老师,做到不偏不倚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王老师真的做到了公平公正地去爱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无论是否顽劣,她对我们始终不偏不倚。她是我们的老师,但在我们的心里,她更是我们的妈妈。
长大后,我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些挫折,受了一点委屈,跟父母不能说,跟闺蜜不能讲,难过到不能自已的时候,我就跑去找王老师。哪怕什么都不说,就面对面地坐着,手里捧一杯她亲手泡的茶,心里顿时就暖了。在她的面前,我仍可以是一个受了委屈就能哭的孩子;在她面前,我哪怕再不坚强,也不用担心失去半分宠爱。
再后来,我成了单亲妈妈,独自抚养孩子比想象中要略艰辛一些,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向王老师求助,王老师也总是对我有求必应。我从来没有好好跟王老师说过哪怕一句“谢谢”,一来是觉得大恩不言谢,二来总觉得女儿跟妈妈说“谢谢”就生分了,所以即使一直感恩在心,也从没好好说过感谢。
丫头升入小学后的第一天,放学回来特别惊喜地对我说:“妈妈,我们王校长居然知道我的名字呢!”再后来又总是三天两头回来说:“校长姨妈今天跟我说话啦!”“校长姨妈今天喊我回答问题了!”我知道,王老师把对我们的爱正绵延到我们下一代的身上。她总是逗丫头说:“我是校长奶奶。”丫头叫不出口:“你太年轻了,你是校长姨妈。”哈哈,不管,反正她是我的老师妈妈。
丫头非常喜爱阅读,二年级开始在老师的帮助下积累词汇,然后发展到句子的积累。我很开心地告诉她:“我小的时候,校长姨妈也是要求我们这样做的呢。”她很自豪地说:“那当然啦,我们陈老师就是王笑梅工作室的名师,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一种传承。”我被她所用的“传承”二字震惊到了。因为,她说得一点都没错,那些让我们受益终身的东西,正一点点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传承着。
模仿和超越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模仿着王老师。
小时候,我模仿她的穿衣打扮,举手投足,觉得她又优雅又漂亮;长大后,我模仿她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觉得她礼貌而又周到。这些年,每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去想一想:如果是王老师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她会怎样去处理呢?但无论怎么模仿,我从来都未能超越她。
想起二十一年前,我小学毕业,王老师赠我一本书,扉页题字:“季洁同学:期待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很惭愧,因为始终没能达到老师的期望。但这本书我一直珍藏着,它是我前进的动力——即使明知自己永远也不能超越恩师,仍始终以恩师为自己标准,积极向上,勤奋刻苦,努力超越。
我常常觉得,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就,并不是培养了多少高级的、专业的人才,而是通过他的引导,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构建健康的心理,如明灯一般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使他们在往后的时光里,每每想起自己的老师,都充满着前行的勇气。
我想,王老师是真的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