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老同学的婚礼上,失联近10年的熊正加了我的微信,一阵寒暄过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聊过天,只是安安静静地躺在彼此的好友列表里。
有时候,我在朋友圈里看着熊正精力充沛的样子,好生羡慕。健身打卡、英语打卡、阅读打卡……他将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子弹随时上膛的状态,根本不像一个被生活虐过的职场人。
我在埋头写作腰酸背痛的时候,他在健身房里练着腹肌,挥汗如雨;我在批改作业捶胸顿足的时候,他在享受付费知识;我在一个人看电影自嘲的时候,他在和不同的人聚餐,春风得意。
这让我时常怀疑人生,同一所学校毕业,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
终于有一天,看到熊正又发了朋友圈,我忍不住问:“老同学,你那个阅读打卡的课程怎么样,我也想报一个提升一下自己。”他像找到了一个树洞似的,朝着我大倒苦水:“兄弟,你就别浪费这个钱了!”我有些疑惑,明明朋友圈里的他是那么让人羡慕!没等我开口,他又说:“我这可是花了钱的,当然要有花了钱的样子。”
真实的情况是,他已经毕业五年,事业普普通通,还保持单身的状态。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不成熟,做事散漫,没有规划,对行业缺乏框架化的思考。每到年底,他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不到一万,连回家买礼物给爸妈都没胆气。
人穷志短,世事多艰,曾经踌躇满志的少年,原来只是想在朋友圈里换种方式生活。
朋友圈是窥见你社交世界的万花筒,有人当它是分享悲喜的树洞,有人当它是发展人脉的通道,也有人当它是自我表演的舞台。
有的人选择在朋友圈戒掉情绪,有的人选择在朋友圈假装生活,可是一旦开始表演,真实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因为虚拟的社交网络迫使你成为一个演员,焦虑地思考每日的剧本,暗示着自己的存在是多么重要。
我们都是脆弱的,有时难以面对人生的真相,需要用谎言麻痹自己、迎合别人,从而获得一丝希望与慰藉,这也未尝不可,但千万不要贪杯。
你不必在朋友圈假装生活,一定要记得找到生活真正的重心,别只顾着讨好别人,要学会善待自己。所谓的光耀之道,并不是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而是忠于自我,做自己人生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