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可谓是赚够了大众的眼球,尤其是剧中演员的服饰更是被众人频频称赞,比起被人屡屡诟病的《如懿传》,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
然除却服饰之外,我更注重的电视剧本身在内容上面的一些表达。这是我常年来看剧的一个习惯,无论一部剧在剧情还是人设,抑或是服饰等等有着多少的争议,但我始终认为透过这一切背后所体现的人文、历史、情感才是应该去追逐、去探讨的一面,《延禧攻略》对我亦如此。抛开剧中的宫斗部分,或许其关于情感的表达对于现实人们更有教育价值。
01 | 做自己而非取悦别人
清晰的记得,因为裕太妃之死,乾隆皇帝驾临长春宫要活捉魏璎珞时,富察皇后极力反对并最终说出了自己埋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她说魏璎珞是她的希望,她就是因为当时没能守住自己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因为是皇后所以谨言慎行、循规蹈矩,一点点丢掉属于自己才特有的性格。虽然有无上的权力,但与此同时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活着,一行一言都得遵守规矩,还要和一群女人分享自己的老公,还不能嫉妒还得宽容大度。最终,活成了另一个自己,另一个自己永远不想成为的自己,不能去追求自由、快乐,也最终让自己心爱的人对自己变得若即若离。
而反观魏璎珞,则恰恰相反,无论是绣坊的小小宫女,皇后身边的大宫女,还是被罚入辛为奴,都从来没有改变自己嫉恶如仇、不卑不亢的特点。即使最终成了皇上的宠妃,面对九五之尊的乾隆,依然是嬉笑怒骂,全凭感觉,丝毫不像后宫中的其他人,对皇上毕恭毕敬、惟命是从,全无半点反抗。而恰是这种独特感,让皇上觉着新鲜、特别,以至于时时想要了解。这种不因为爱一个人而改变自我的品质,既赢得了对方的尊重,也为自己赢得了自尊,潜意识中也激起了对方强烈的征服欲,从而让彼此的感情得以长久保持新鲜。
简而言之,爱一个人,但也要更爱自己,保留本心、守住初心、坚守自我,做回真正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去感受爱与被爱。毕竟,一个人最初选择爱你,不就是因为那时候的你是最原本的你吗?
02 | 要付出但也别忘记索取
总有人说,爱一个人就要不计付出、不言回报、无私奉献,说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此种观点看似有理,实则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践踏人的本性,因为人的本能是自私的,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从来不认为爱应该是无私的付出而不求回报,因为即使为人父母,也希望在自己老去的那一刻能有儿女守在身旁,送自己最后一程,遑论其他。
剧中,娴妃(后来的辉发那拉氏皇后)看似对乾隆皇帝情深义重、关爱贝至,时时处处为皇上着想。为了不让皇帝为难,使得自己的亲弟弟、目前先后而亡,父亲也入了大狱。后期做了皇后,更是谨言慎行、德行兼备,受到后宫众人夸赞,但其对皇上的所求仍然较少,祈求通过自己无私奉献来赢取皇上的真心,然后最终也是徒劳、功亏一篑。
而魏璎珞呢?她对皇上又做了什么呢?
一是敢于直面皇上的错处。在众人皆对皇上马首是瞻、曲意逢迎时,她毫不客气地说出了皇上的不对,让皇上无话可说,即使雷霆震怒,却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二是不造作、不拐弯,直接索取。自打她做了皇上的宠妃,凡是见到皇帝的好东西,要么悄悄顺走,要么直接索要,小到笔砚,大到御厨。不给就使小性子,逼得皇帝不得不给,甚至是皇帝为了讨好她而主动送好东西上门,只为博她一笑。旁人都是看到想要的东西还要隐晦的表达或者是想个合理的法子获取,她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却反而更得圣心。犹记得剧中的一幕,皇帝因为扭伤了腰让璎珞为他按摩,完事之后璎珞毫不客气的转手就让皇帝也为她按摩,皇帝无奈笑笑,却按摩的津津有味。
由此可见,爱是付出,但也应有索取,有回报。若只是一味地付出,只会让被爱的一方觉得是理所应当,从而毫不珍惜。有索取的爱,才会让彼此双方都感受到爱的意义、爱的真实存在,从而让爱更深入骨髓、长久留存。
03 | 爱不必常挂嘴边
《红玫瑰》中唱到: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剧中皇后问璎珞自己多年来付出却始终得不到皇帝的心,而魏璎珞却轻而易举赢得皇上真心,究竟为何?魏璎珞道:你为何要告诉他你的真心呢?先说出口的人,就已经输了。
乾隆问璎珞:对于这个给了你这份荣耀的人,你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璎珞答:无话可说,不过我会用一生来回答您。
不说,不代表不爱,说了也未必就是真爱。
不说,让自己保有主动权,也让对方愿意投入更多,从而让彼此间的爱变得更加深厚。
不说,让自己的爱变得隐秘,也激起对方的好奇心和征服欲,这样的爱的较量、爱的交融才更有意味,也更深刻。
与其多说,不如多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或许更能让人明白。爱应该是存于心底而流于行动。真是可见的行动远比千言万语的堆砌更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