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诸多的爱好,其中的一项爱好就是——在有空闲的时候,就欢喜搞一点点文学创作,去撰写一些各式各样的拙文,说一说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对于某些人事物情会产生怎样的看法、想法与感受,与此同时,这既是在记录个人与这个时代的历史,还能让那些欢喜写作与阅读的读者,或多或少能去了解某个时间段里的人事物情。
虽然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作家,就算从初中临近毕业之前的三个月内欢喜上写作,直至今日,把自己所撰写的、所能找到的各类拙文收集并发布到各类网络和各类写作APP软件里面,也仅仅只有三百多篇,一百多万字而已,去审视自己所撰写的拙作,也不是每一篇拙文都是写得很好的,和那些专业作家比较的话,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九牛一毛,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的,尽管是这样,我还是敝帚自珍的!
尽管我是个文学爱好者,欢喜撰写一些各式各样的拙文,以我25年的写作经历来讲,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认为写作这件事情的,那些所谓的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又好似连绵不绝的滔滔江水,还能一蹴而就一气呵成,就可以把自己想要去撰写的各类拙文,通通都能去撰写好,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太可能去做到的一件事情哦,就算是某个人写作能够达到“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的良好状态当中,我还会去认为,其本人在撰写某篇拙文之前,必然要花去很多的时间、精力与心思,去收集网罗和拙文有关的各类素材与各种资料,事先去打个草稿,列一下提纲,还要反反复复地去酝酿,自己到底怎样去撰写来的比较好,要等到其本人拥有足够的把握、充分的准备以后才能去做到的,而且还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去做到!
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有一个方言言话叫做“任务观点”,爷娘或长辈在教育晚辈时也经常会去使用“任务观点”这个词语,用沪语说:“侬哪恁总是任务观点啊,就覅恁畀迭桩事体去做好伊啊!”……“任务观点”的意思就是在指某个人在做任何一件人事物情的时候、在整个过程当中,既总归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太认真,还总归是有那么一点点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只要是把事情做好就行,至于其本人做得到底是好还是坏,是满不在乎不会去当一回事情的。
现如今回过头来,好好地去审视一下自己的拙作,发现有这样一个问题,最初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也是有那么一点点“任务观点”的,从来不去审视自己所写的拙文,认为拙作只要是撰写好以后,不管拙作写得是好是坏、只要是所能寻找到的拙文,一股脑儿地全都发布到各类网络和各类写作APP软件上面去。现在想想这样的做法完完全全是错误与不对的,既假若依旧是欢喜写作,拥有好的素材与内容,会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下去,还假若一直保持着“任务观点”的写作态度,即便去撰写有很多的拙文、撰写有很长的时间,是写不好拙作的,这样的写作态度,也是无法去写好拙文的,要好好地去改正过来!
假若说要是有人问我是以何种形式,去发布自己撰写的各类拙作?! 答曰:在最初的时候,把自己撰写的所能找寻到的拙文,都是通过手机形式发布到网络当中。启先是发布在“新浪博客”当中,其二应该是好友傅悦的先生潘钢曾在“格图APP”中发表过几篇文章,转发给一帮好友们看看学习交流,获知我也热爱写作,就建议可以把文章发布到“格图APP”当中,以后就把所撰写的各类拙作发布到“格图APP”当中去;其三就是:家里的远亲黄锦荣老伯伯要我帮助他在“美篇APP”当中编排一篇拙文,自从帮过他的忙以后,凡是有新的拙文我也会发布在“美篇APP”当中;其四就是:在网络上结识到一位名叫“陆安心”的网友,他是上海市崇明区人,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以后,获知其本人和我一样是爱好集邮和写作,还给过我一个建议,为防止所撰写的各类拙文遗失掉,可以及时地把所撰写的拙文放置在“简书APP”当中,从此我又增添一个写作的发布渠道,还会把撰写好的各类拙文发布到“简书APP”当中去;其五就是:发布到“个人图书馆APP”当中,【备注:“个人图书馆”原名为“360图书馆”。】
最后要去说明的一点就是:在某一天、我在网络上认识一个网名叫做“漠宏庵”的人,他的本名叫做刘志宏,是湖南人士,个人既爱好收藏,专门去收藏和中华文化、中华历史有关系的各类收藏品,也爱好写作哦,自己还去开办有一个博物馆,是中华文化、中华历史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彼此间大概是经过三四年时间的接触、了解并相互关注,得知我也是爱好各类和中华文化、中华历史有关的各类收藏品与写作以后,每每看到我有新撰写的拙作出来以后,总是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支持,还建议我把新撰写的各类拙文发布到“今日头条”当中去,他还教会我如何去操作,对此我也是向他表示万分的感谢。
我没有一篇拙文是通过电脑发布到网络上面去的,为什么呢?!我仍旧是这样来认为的,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的全面普及,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和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外界发生联系,只要不是十分严重地影响到学习、家庭与工作的情况之下,任何时候都能去发表自己撰写的各类拙文,智能手机就要方便许多,不像电脑是无法随身去携带在身边的,也没办法去随时随地的发表各类拙文哦,而且即便是笔记本电脑,还会有一定的限制的,亦会带来诸多的不便哩。何况现在运用一部智能手机也能去写作的,里面也有写作软件的,到目前为止,我在网络上所发表的拙文,一篇也未曾有遗失过。
也就是从今年开始,我陆陆续续地把以前所撰写的各类“旧的拙文”和今年最新创作的拙文发布到“今日头条”当中去。不过,这次发布的各类新旧拙作,和以前是不太一样的,以前只是把最初发布在“新浪博客”当中的各类拙文,一字不漏原封不动地分别给发布到“格图APP”、“美篇APP”、“简书APP”和“360图书馆”当中去,从今年开始则是经过认真仔细地修改以后才发布到“今日头条”上面去的。连着以前发布在“新郎博客”和各类APP当中的拙文,都一起去修改修改,而且还是以发布在“今日头条”上的拙文为准哩!
为什么要把发布到“今日头条”上面的拙文会去做个全面修改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现如今手机里面也有阅读方面的软件,可以把各类拙文朗读出来,通过读音软件朗读自己以前所撰写的各类拙文以后,会发现有诸多的问题哩!譬如说:以前自己所撰写的各类拙作,通过阅读以后,就发现有些内容不仅是词不达意的,而且还用错过各类词语和标点符号哩;还有些内容虽然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由于时间太长较为久远的缘故,记忆变得不是那么的准确,就含糊的去撰写,通过找寻到相关的准确资料以后,发觉的的确确是有错误;亦有些内容会出现某些观点性与常识性方面的错误,表述的既不清楚也不够准确,如若是以讹传讹的话,不单单会让知晓者贻笑大方哩,还会让欢喜阅读我拙作的那些爱好者们,认为作者本人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故而我就要把所有的拙作都要好好的给予修改过来……
你和我只要用心地去观察一下生活,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但凡是那些爱好写作的人,与此同时其人也必然是个欢喜阅读之人,只因为阅读也是提供各类写作素材的途径之一,还因为通过阅读各类有益的拙文和书籍,能帮助作者更好地把拙作写好。我同样也是莫不是如此哩,既爱好写点拙作,还爱好阅读各类有益的拙文和书籍。
通过二十五年的写作,以及去阅读各类有益的拙文与书籍以后,到现如今,让我明确地知晓这样一条道理哦,写作,既并不是写完就好,也并不是易事草草了事,如若是这样的话,那倒不如不要去写作。正所谓古人有云也说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字斟句酌佳作出。”相传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王介甫王安石著有《泊船瓜洲》一诗,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话的时候,其中的“绿”字是通过反反复复地推敲去得来的,而且还是反反复复地去做推敲与修改,在使用这个“绿”字之前,还使用过“到”、“吹”、“过”、“来”、“驻”等等……一直要被修改到“绿”字时,自己方才觉得满意哩,于是才拥有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我依旧还能清楚地去记得,自己在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过这首诗歌的,当时的班主任是教授国文的郭燕楠先生(女),还要全班60个同学来一堂四十分钟的大讨论课,也要班级里面的众学友们去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来,为什么用“绿”字来的比较好……
由此可见,要想撰写出好拙文、把一篇拙作去撰写好,修改之功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两千多年前的荀子也曾说过:“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清朝时期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这篇巨著时,在“悼红轩”中,也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以后,方才初具一点样子,还写有诗句曰:“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当代已故文坛巨匠巴金巴老曾经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说道:“写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我在读书求学的时候,从小学一直要到大学本科毕业,也学习过好几篇北方作家老舍的拙作,他本人也曾说过这样的话语:“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至此,还让我弄明白并知晓这样的一条道理哩,就算自己去撰写有很多篇的拙文,假若是从未曾去做过任何修改的话,就算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仍旧去撰写有很多的拙作,不仅仅是白写的、写不好各类拙文的,也是等同于自己没有在写各类拙文哦。把各类拙作撰写好以后,就要去对自己所撰写的各类拙文进行审视与审查,还要反反复复的去给予“推敲”、“调查”、“核实”、“调整”、“增补”、“删改”……一直要到可以完全定稿为止,方才可以去结束,它是一种思维活动和行为过程,绝对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如今,我就从今年开始起,把以前撰写好的各类“旧文”,在发布到“今日头条”上面之前,会先去做“全面”的修改修订工作,要等到自己觉得十分满意时,才肯发布到上面去。在修改修订的全过程当中,大脑里面不单单是获得有不少的反馈信息,还让自己豁然开朗起来,更让自己知晓并弄明白,在整篇拙文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写得比较好的,自己还算是较为满意的,又有哪些地方又是写得不怎么好的,自己也是十分不满意的,等到下次去撰写新的拙作时,写得好的地方,就可以再次利用加以发扬光大,写的不怎么好的地方,就要想方设法地去避开避免再重犯,正所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写拙作的时候,每次唯有如此去操作,自己的写作水平才会有进步!
改稿和修订的方式方法大致被我分成三种,其一是:“搁浅或暂搁法”;其二是:“读改法”;其三是:“求助法”……我则是通过“读改法”来修改自己以前所撰写的各类拙文哦,就是通过语音读音软件来朗读所撰写的各类拙文,而且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去朗读,一边读一边去思索,但凡是遭遇到有语句不怎么通畅的地方,就随手去把它改正修改过来,因为一旦拙作当中拥有毛病以后,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毛小病,光光依靠目阅,也在所难免的会有遗漏和不易发觉的地方哩,假若是采用语音读音软件来朗读,凡是那些既别扭又不怎么顺畅的地方,立马就会原形毕露显现出来,对于写好各类拙作,也是有着极其大的帮助的。清朝时期的唐翼修唐彪也说:“作文有深造之法。如文章一次做不佳,迟数月将此题再为之,必有胜境出矣。再作复不佳,迟数月又将此题为之,必有胜境出矣。盖作文如攻玉数,今日攻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窜旧文,重作旧题,始能深造。”
我去某个健身中心健身,直到现如今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有幸结识到几位爷叔辈分的人“成为朋友”,其中一位网名叫做“路人甲”,真名姓“房”的先生,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与了解以后,获知他和我是有着共同的爱好哩,他也爱好收藏、阅读与写作,每次碰到以后,彼此间都有谈不完的话题,有时也会请求我把自己撰写好的拙文,转发给他阅读学习,他看过我撰写的各类拙文以后,会把读后感告诉给我,还说拙文不仅写得不错题材广泛,而且还是有着一定功力之人,假若说个人没有十几、几十年的坚持写作,绝对是写不出这样的好拙文的,还说绝对不是在刻意吹捧,而是在实话实说!
他还继续对我来说道:“给你提出两个真挚的建议,其一就是:要一直坚持下去,‘我’会一路支持你到底的,千万不要去放弃,只因你是有写作水平的,可以去撰写各类拙文的;其二就是:你的拙文无论写的是好还是坏,最好不要去做任何方面的修改,它不仅是你个人的心路历程,与此同时它还记录你在当时的心境、感受、认识与你自己在某个阶段的历史……人生来不可能立马就能把拙文撰写好的,拙作也是越写越好的,假若你去做一个全面的修改,越是去修改修订各类拙文的话,你拙文里面各式各样的瑕疵也一样会被抹杀掉的,你自己就等同于把自己的历史给修改抹杀掉,那必然会变得面目全非物是人非,最好把各类拙文去保持原汁原味来的比较好哦!”……
我未曾听从他的建议,依旧会修改之前已撰写好的拙文……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写作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各种书籍类图片是作者家中的一小部分藏书,自藏自拍;④: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0年03月30日星期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