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采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他直言:“医药不分家。现在传统中医药已经不复存在,医也完了!骆老说:“我搞了50多年中药,现在的中药连我自己都不敢吃。不是危言耸听,很可能吃出问题。我吃中药,都得自己跑到药材市场亲手选药材,自己炮治。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作为华夏5000年文化结晶的传统民族中易药,到底怎么了?
我国传统民族医药、中医药的根本在于药材,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这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
,而今我们知道药材的种植都是些大棚种植,有甚转基因种植,驴马交配据说是骡子,那骡子是驴还是马呢?药材转基因还会是原来的疗效么?
内行人都知道这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多年前直接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
骆诗文说,中药材市场放开以后,药材变成了“农副产品”,药草完全受价格调控,现在种哪种价格高上涨种哪个,哪种方法长得最大最快就用哪种。为了尽早上市,药农采收的天麻里面都是瘪的。
桔梗生长两三年才能达标,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就可以了。杜仲等皮类药材,过去选择的标准是皮必须有0.3厘米厚,树龄一般10-15年,折断后杜仲丝拉都拉不动,那才有效。现在不管年限、不管加工、研炒了,当年种的都拿来用,都是薄皮和枝皮的,也根本没有丝,疗效相差极大。
黄芩五寸长才能用,现在才长到一寸长就被挖出来了。甘草、大黄三年以上的才能达标,可现在一旦遇到价好的年份,就会提前采收。
药材采集之后,最基本的工作是除去泥沙和混杂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药材,茵陈、蒲公英、菟丝子等所含泥沙重量几乎占20%以上。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还有药用价值极高的辽五味子,本应到10月才能采收,已经提前3个月遭受了抢青之祸,采回来的青果还要喷上药水焐红,而真正自然成熟的五味子则无处寻觅。
饮片切法不同,药效也不同。板蓝根薄片的浸出物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斜片、厚片。但现在药工怕切到手,随意把药片薄片改厚片,厚片改块状。片薄如飞的天麻,只能停留在老药工的记忆中了。既然在加工修治上竭尽全力偷工减料,功夫都花到哪里去了?——“面子工程”,俗称“打磺”。既为了饮片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
这就是我们老说中医药治本,所以中草药一大包一大包的吃,结果怎么样呢?我国传统的民族医药及中医药传承确实不足,有些失传,同时也是我们药材的本质已经变了,
小编是土生土长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人,我们的雷公山满是天然的野生药材,虽然村里的老苗医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但是几乎村落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孩童都能药到病除,老苗医们每每诊完病症就会背着背篓上山去采药,采的药草有甚露水都挂在上面,疗效特别神奇,除了老苗医经验丰富之外我想更重要的便是野生的中药材的妙用!
为此,小编由衷的建议各位亲都能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不要轻易应付自己的身体的不适,从某一种程度上而言,不简单是为了自己,而是那些关心我们,疼爱我们的亲人们不伤心和难过,如果有需要欢迎你们能来到我的家乡,寻医问药加旅游是很好的选择!
更多关于健康方面的内容,记得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药王爷说苗药(csch040)
让健康从关注开始,或许以后真的能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