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连续的,我们都不否认,不然构成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认知会没有立足之地,同时他否认了飞跃,那么以他的观点,可以思考一下唯物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
前不久我家用了二十多年的电视机突然坏了,从字意上分析,“突然”二字表明了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突变,“坏了”说明人能够直接知觉并做出相应判断——是否修理或者换新的。电视机是正常工作还是黑屏,对于使用者“我”就是“质”的变化,它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因而我发觉它的状态变化了。导致电视机不工作的“量变”过程我们也许不关注(使用者),也许因为某种原因是关注的重点(维修人员),不管是那种人,对各种元器件的状态变化不可能明若观火。电视机的某个电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容量逐渐减少,最终达不到某个标准时,电视机就不能工作了,我们考察这个过程,电容逐渐劣化的过程称之为“量变”,电视机不能工作的状态称之为“质变”,电容的容量值变化是否算“质”、还是单纯的就是“量”?电视机因电容不良不能开机与突然停电后不能开机是否同称为“质变”?
在此我讨论的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与严格的科学定义后的“量”、“质”无关——是否严格定义以后就适用这条真理也是值得怀疑的。
对于电视机来说,因为电容容量变化慢慢导致系统的变化,就算这台电视机从此不通电了,它还是随着时间流逝在变化——锈蚀、电气特性变差,这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量”。从人方面考虑,好的电视机可以供人娱乐,而坏的电视机什么用处也没有,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质”。
各种原因大都可以用这个经验真理来说明,事实上,这种判断只是为了寻找理论依据而已,至于是否能用它来解释,谁都不会关心,而且都是约定俗成的。有关于个人、团体的系统突然改变状态,这个系统下的细枝末节都成了“量”的积累,“质”不过是造成生命、利益损失的理论方面说辞。
自洽的理论能够指导生活更好,如果不能,多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有何不可呢?能够信心十足的以对错二元判断世界的理论,对我来说,就如同看电视时判断“好人”与“坏人”的小哲。
「再次,由于他片面地强调了“连续性”,就否定了自然界的“飞跃”,这显然也是只承认渐变而否认突变,即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思想。最后,他的“前定和谐”学说,尽管如我们以上所分析,可以暗含着接近自然神论的思想而有某种积极意义,但就这种观点本身的主要方面来说,是把世上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已由上帝预先决定的宿命论,不仅是唯心主义的,也正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