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的力量

历史上竟然有那么多的名人喜欢记录,并且长期坚持记录,留存下了大量的记录。

比如,达.芬奇。

全世界的博物馆保留着达.芬奇7000多页的笔记,这是他用曾经挂在腰间的小本子,随时记录周边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观察留存下来的。而这7000多页的笔记竟然还不到他全部笔记的四分之一。“在纸上做笔记”,被后人认为是达.芬奇惊人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比如,爱迪生。

爱迪生去世后,后人也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3500个笔记本,这也是爱迪生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随时随地记录的成果。

比如,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坚持记录自己做每件事所花费的时间,包括读书、看报、散步、聊天、工作等等。记录下之后,他还会每周、每月、每年进行统计、总结和分析。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了解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并调整计划、改进工作方法。柳比歇夫坚持践行了50多年的记录,这使得他的工作效率超越常人。据统计,他一生共发表了70多本著作,涉及农业、遗传学、生物学、科技史、哲学等领域。

随时随地记录,很像蜜蜂采蜜、蚂蚁觅食,一点一滴不辍累积,记录的力量,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只是很多人做不到像他们那样持之以恒,或者不能像他们那样相信记录的力量。

图片来自“莫奈书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时间,郭德纲和徒弟开撕的事情,众人皆知。曹云金在信中详细的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凭有据。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于...
    智之卉阅读 4,628评论 19 15
  • “原来人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过去的每一天都是暗示。” 这是《每一天梦想练习》里面的一句话。 ...
    剜羽阅读 1,449评论 0 2
  • 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往往与实际有很大差距。 比如我感觉只是刷了一会手机,看看朋友圈没多长时间啊,实际可能两个小时就过...
    小美的鹅会下蛋阅读 2,990评论 5 3
  • 上篇说过,记录是收集的工具,是归纳的工具,是时光机器,更是我们深入思考的必备工具。有了笔记,我们的“智商”就有了数...
    角斗场里的蜘蛛阅读 1,690评论 0 0
  • 为什么要记笔记?为什么要记日记?为什么写完还要发到网上?一个曾经懒于做记录的我有一天突然想明白了这些问题,然后背脊...
    角斗场里的蜘蛛阅读 1,69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