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开始,各省市就要陆续出高考分数了,很多高考家庭马上会迎来一段十分忙碌的时光。从出分那一刻算起,孩子只有3~4天的时间可以填报志愿。摆在高考家庭面前的挑战是:短短三四天,怎么才能把志愿报好?
第一个提醒叫作,关于专业,一定要分清楚名称相似专业的区别,不能靠脑补去选择。比如,你的孩子很坚定地想当教师,那么在报志愿时,有一件事你得提醒孩子注意:看清所报专业是不是师范类专业。
很多人不知道,有的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基础学科专业,比如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等,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比如,“汉语言文学(师范)”和“汉语言文学”就是两个专业。后者就是非师范类专业。
另外,师范类专业也不是师范类院校所独有的。一些非师范类院校也会设置师范类专业。比如,河南大学设置了历史学的师范专业,苏州大学设置了汉语言文学的师范专业,等等。
再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未来特别想当医生,那么你可以提醒孩子注意:要报考临床医学专业,而不是基础医学专业。基础医学培养的是科研人才,如果你的孩子报了这个专业,毕业时虽然拿到的是医学学士学位,但未来只能做研究,不能报考执业医师考试,不能从医,不能给患者看病。“临床医学专业”和“基础医学专业”,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异,但对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却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像这样看似很像的专业的区别,很多人都不知道。
除了专业,我为你带来的第二个提醒,叫作“关于学校,可以结合孩子选择的专业去考量”。很多专业,比如法学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师范类专业,都有一些本领域内公认的王牌学校。不仅如此,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头部学校,还有一些针对特定专业的优质学校,孩子在这些学校学习某个专业会更有优势。
如果你的孩子特别想在某个专业领域深入学习,有关这些学校的信息,也值得你提供给他。
比如,你的孩子特别想学计算机类的专业,如果他的分数很高,首先可以考虑大家熟知的一些重点高校,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计算机类专业都是十分值得报考的。但如果孩子的分数没有那么高,感觉考这些院校比较困难,那怎么办呢?这时候,一些邮电部直属高校或者原来的电子工业部直属高校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比如,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
再比如,你的孩子想报法学专业,那么你可以提醒孩子,在法学领域,有一组排头兵式的学校,叫作“五院四系”。它们是法学界的中坚力量。其中“五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四系”则是指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和武汉大学法学院。
除了“五院四系”之外,清华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孩子的分数够不着这些学校,现在很多综合院校都设有法学专业,孩子也可以作为选择。
还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想报师范类专业,那么你可以提醒孩子,我们国家的师范类院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这类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十分受欢迎,有的用人单位甚至会点名要求应聘者是“部属师范类院校毕业”。
第二个层次是一些省级师范院校,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在就业市场上有较为明显的地缘优势。
第三个层次是一些位于二线以下城市的师范院校,它们大多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级而来的。
这些不同层次的学校,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喜好,进行选择。除了专业和学校,城市也是孩子报志愿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说,你可以提醒孩子,要不要考虑一下,自己选择的城市方不方便以后的职业发展。
比如,如果孩子将来想做律师,那么他的实习经历非常重要。参与过什么样的项目,遇到过什么样的师父,与什么样的人共事,都关乎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基于这些情况,选择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去大律所实习的机会,就比在其他城市多。
再比如,如果孩子未来想当医生,最重要的其实是有没有机会接触更多好的老师,以及有没有机会见识到更前沿的医疗科技和工作方法。因为我们国家的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北上广,这些城市医生的平均水平相对更高,使用的医疗技术和工作方法也要更先进一些。当然,省会城市也有很多当地认可的医学院,如果孩子将来想当医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分数和未来就业的城市酌情选择。
孩子有条件也有意愿,你不妨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他,为他报志愿助一臂之力。至于具体怎么选,还是要根据教育部网站、考试院、各学校官网的信息,以及历年的对比来进行。这是其他任何信息都替代不了的。
我们也要提醒孩子,高考并非人生的终点,未来的路还很长,人生有无限可能。如果目前的分数不能选到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未来他还可以通过考研、出国等各种方式,实现第二次选择。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高考报志愿,而是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一步一步探索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并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