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如何面对情绪才能获得幸福穿越磨难?

七情六欲就是天性,我们该如何安放这颗起伏不定的心?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写了六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一部叫《理智与情感》。两位美貌的女主,大姐埃莉诺理性、克制、忍耐,妹妹玛丽安情绪化、任性,随着自己的性子来

埃莉诺与大嫂的弟弟爱德华一见倾心,但是刻薄自私的大嫂看不起落魄贫穷的埃莉诺姐妹,硬生生将她们一家赶了出去,埃莉诺和爱德华一对有情人落得劳燕分飞的下场。妹妹玛丽安和母亲是一样的性子,不但美貌而且多情。因为看不惯冷酷无情的大嫂,母亲和玛丽安一起,不断抱怨大嫂棒打鸳鸯的行为。作为当事人的埃莉诺,不但要承受失恋的痛苦,还得强打精神安慰母亲和妹妹。

好在妹妹玛丽安很快就遇到了英俊富有 的继承人威洛比,陷入了疯狂的热恋当中。谁知威洛比因为德行败坏失去了继承权,跑去伦敦,另娶他人。玛丽安整日以泪洗面,哀伤不绝,最后导致大病一场,差点丢了性命。虽说最终,有情人还是成了眷属,但是如何应对挫折和变故,实在值得深思。

小说家跟哲学家不同,小说家讲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读者们领会到:情绪化、任性实不可取。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挫折和磨难。唯有理性与克制才能战胜不幸和灾难。

用理性战胜悲伤和愤怒?斯多葛哲学家的内心该得多强大啊?

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塞涅卡,不但是政治家还是剧作家和生意高手。他 的一生跌宕起伏,受尽磨难。但是,塞涅卡从这些折磨和挫折当中,学会了理性和克制,战胜了自己的悲伤和愤怒。

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塞涅卡因为卷入宫廷斗争而被判死刑。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改为没收全部家产,把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科西嘉岛。

当然,塞涅卡也为过去悲伤,也为自己失去一切愤怒。但是,他很快收拾起自己的情绪,投入到忘我的哲学写作当中。看,遇到挫折和磨难,除了悲伤和愤怒,还可以成为哲学家。

塞涅卡开始观察科西嘉岛,了解岛上的一切,竟然对这个小岛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还和岛上的居民往来频繁。他得出结论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悲哀,挫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为了挫折哭泣,就像为了生命的某个片段哭泣,有什么意义呢?

在流放的日子里,塞涅卡安之若素,坦然度日,用自己的行为真真切切实现了斯多葛哲学的观点:用理性战胜悲伤和愤怒。

斯多葛学派另外一位代表人物是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曾经写下赫赫有名的《沉思录》。时至今日,《沉思录》依旧是很多智者的案头书。国家总理温家宝,就曾经谈到《沉思录》带给自己的影响。马可的一生,比塞涅卡更加坎坷波折,因为除了自身,他还主导着一个国家的命运。

试想,如果不能战胜自己的情绪,如何能够成为贤君?马可是罗马五位最贤明的皇帝之一,做到这一点,跟他奉行的斯多葛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即便贵为皇帝,马可也穿着简单的袍子,吃简单的食物,使用简单的物品。

对于克制情绪,马可从斯多葛哲学当中,学会了宽容、理性和忍耐。在那个时代,战争频繁,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变幻莫测,难以预料。在社会动荡和战争厮杀的间隙,马可还是找到了内心的安宁。《沉思录》当中,也反复提到这一点:顺应本性、顺应宇宙自然规律,忍耐环境和现实,自我克制。

很多人会误解斯多葛学派,认为克制情绪,忍耐环境就是一种逆来顺受。此言差矣。对于可以控制的部分,斯多葛哲学教我们努力,但是,对于根本无能为力的事情,斯多葛哲学才会劝勉我们忍耐、克制。

看了斯多葛学派两个代表人物的实际案例之后,回到悲伤和愤怒这两种情绪上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克制、忍耐,使用理性来战胜情绪。

小结:不能表达情绪那不就成了机器吗?

斯多葛哲学对于情绪的态度是理性而且克制的。这就导致了很多误解。人们以为,斯多葛哲学讨厌情绪,压抑情绪,不允许人们表达情绪。

真正的斯多葛哲学对于情绪的态度是这样的:可以表达情绪,但是,过去了就该放下,而不是一直沉溺在情绪当中,以至于毁掉了现在和将来。

先现存的史料看,罗马皇帝奥勒留终身都在实践斯多葛学派的哲学理念。他非常注重修身养性,是一位温文尔雅且言行一致的君子。他的日常言行就是对斯多葛学派最好的诠释:节制欲望、克制情绪,执政公正,处世仁慈。他不喜欢战争,认为战争是对人性的摧残,可是一旦势在必行,他也会毫不犹豫披挂上阵。

所以,没有情绪是机器,但是过度表达情绪就会被情绪控制,还会失去快乐和幸福。如何做到恰到好处?需要一生的实践和磨炼。


好了,《像哲学家一样生活》关于处理情绪的内容,今天就读到这里。

我是王小喵,先关注再阅读,养成好习惯。

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