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便签日记画的并不多。
便签日记是我练习视觉化的一种方式,想通过记录生活场景的方式来练习视觉化,起初是觉得每天画一张还挺容易的,不过因为前两周一直在家里,每次想着当天要画些什么的时候就犯了难——好像没有什么值得画下来的生活场景。
于是这周的便签日记也就只画了三张。
但是这一周里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份视觉笔记,这让我觉得前段时间的视觉化便签日记作为练习还是很有用的。
然而由于“便签日记”只是记录生活场景,对我最有帮助的是“透视化关系”这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但是对于思维上的训练就没有那么大的帮助了。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100天图文训练”的视觉思维训练营,这两天开营,准备跟着锻炼一下“文字转图”的能力。
【2021.2.22】观影&理发
2月22日去看了《你好,李焕英》,算是我在贺岁档里看的最后一部电影了。
观后感没写,主要是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好写的。
当然不是说观影体验不好,虽然看到网上评价说前面很搞笑,后面很感人。看完再去回忆,好像也没想起来前面有多少搞笑的地方,但是最后的反转是真的很触动我,最后是流着眼泪走出电影院的,甚至每次一回想起那段转折,依然会有些眼眶湿润的感觉。
因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所以观后感倒也没什么可写的了。
看完了电影去吃了个简餐,然后去理头发了。虽然很想把我坐在椅子上面对镜子、理发师给我剪头发的场景画出来,但是那个透视关系没怎么画好,于是就变成了图上的“灵魂画手系”了。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当天剪完头发我只关注了一下头发的长度是不是剪到了我希望的程度,然而回家洗完头之后才发现Tony老师给我剪成了“一刀齐”,看着略有些幼稚,于是纠结再三明天重新预约了另一位Tony老师准备再把头发修整一下。
这件事提醒了我,一件事做完还需要认真评估是否达到期望值……
【2021.2.23】我的晨读日常
那天早上我发了一个朋友圈,是一张照片——咖啡杯+《人生效率手册》。
主要是因为前一天新买的一个不锈钢的咖啡杯到货了,然后当天完成了自己的早读,看完书之后,用新的咖啡杯泡了一杯咖啡,顿时有了一种非常惬意悠闲的感觉,所以就把这张照片又重新自己画了一遍。
这张“便签日记”画完,我才发觉自己不是在做“视觉化”的练习,而是把实物场景转换为简笔画的场景,于是就在开始自我怀疑“便签日记”对自己视觉化练习的效果了……
【2021.2.26】元宵节
元宵节那天看到群里、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发祝福,于是就自己画了一幅“元宵节”主题的便签日记,也就把这个当做祝福发了出去。
在一群精美图片里放上这么一张卡通图,确实有一种“特别不一样”的感觉。
以上就是这周的便签日记。
接下来就是上周我视觉化练习的一个重要突破——《非暴力沟通》视觉笔记。
【《非暴力沟通》视觉笔记】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与它相关的书籍也看了不少。
但是我始终无法整理出我所理解的框架结构。
这次第二次认真阅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也更加关注书里的整体框架结构,之后经过了一番梳理,才有了这样整体的认知。
可能作为“视觉笔记”来说,还有不少欠缺,不过对于我自己来说,已经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了。
所以作为我的第一份视觉笔记,是一件非常值得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