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如果安排一件事情,让几个人同时负责,则每个人都会有旁观者心态,以为别人会做,所以自己就不做,或者不尽心去做。

管理中,不要以道德去评价下属,而是以机制或规则去影响、改变下属。旁观者效应的发生,一般都是管理机制导致的后果。比如在美国,一到下雪天,所有人积极的出门扫雪,不是美国人有天然的责任心,而是如果有人在某家门前滑倒,则这家要承担责任。这种落实到具体个体责任划分,导致了积极性的提升。

上司在安排任务时,也同样考虑到责任到具体人,平时经常说的:“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就是一种较为粗犷的分工思路。将工作内容落实到某一个具体人时,这很好操作,但大多数工作不是由一人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协作,这就需要确定主从关系。平时我们会经常这么分工,张三为主要负责人,其他人为协助负责人,这种分工方式也诚然相对的明确了主次责任,但现实中往往还是会出现积极性不高,相互依赖,甚至对后果责任的承担切分不清。

这种情况下,应该更为准确的切分主从人员承担的具体责任的范围,让相关人员都知道自己对什么负责,负什么样的责任等。当然,有时明确主从责任范围,本身是个很耗时间与精力的工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旁观者效应,又叫“责任分散效应”,如果有一个人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他的责任感会很强,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
    海涛笔记阅读 1,889评论 0 2
  • 一直看/听润总的《5分钟商学院》,但是一直没有动手去做总结或者提炼。后期想要迫使自己慢慢的进行养成笔记习惯。 今天...
    幸福未央_Jojo阅读 1,547评论 2 6
  • 7.25刘润商学院日课感悟:旁观者效应 责不可共使我联想到了前几日学习的“手表效应”,当有一块手表时可以明确确定...
    徐猛_Merlin阅读 319评论 0 0
  • 旁观者效应,又叫“责任分散效应”,如果有一个人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他的责任感会很强,并做出积极反应。但如果是要求几...
    iomega阅读 755评论 0 0
  • 有位管理者的一个下属近来几个月表现很不好,态度不积极,工作质量也很差,并且每次沟通都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在一次的讨论...
    江山笑烟雨遥阅读 1,0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