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常识: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我的童年是在我老家,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里度过的。小村子算不上富裕,甚至还有些贫穷和落后。但当时,邻里和睦,民风淳朴,是个不错的地儿。
小时候,没有漂亮的衣服鞋子穿,没有漂亮的书包背,没有好吃的零食可以吃,只有一群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但日子依旧过得无忧无虑。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等待着长大。
小时候的六一,可以拿到1块钱。当时就觉得1块钱很多,怎么花掉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买一包5毛钱的零食再买一根5毛的雪糕,还是买5袋2毛的零食,或者是狠心买包1块的零食吃掉。好像我每次都是选择买5袋2毛的零食,因为量取胜,啊哈哈哈。
在小朋友眼里,世界很简单,遇人都善良,阳光也灿烂。
小时候,总盼着自己长大。终于长大了,又觉得回不去的小时候,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小朋友喊着过儿童节,是因为可爱、热闹;大朋友喊着过儿童节,是因为怀旧、思旧友。
小朋友的微笑是一种心情,大朋友的微笑是一种表情。
人的一生,大概是由这四部曲组成:童年、少年、中年、老年,我现在应该算是中年行列了。人到中年,都会有很多身不由己。有人是想过节却没机会,有人是被现实拖累的没有了奢望。
童年有趣,成年有酒。
以前的一粒糖果,可以洗去泪痕;以前的一个故事,可以哄我睡觉。受了委屈,瘪瘪嘴巴擤擤鼻涕;若是难受,大哭大笑大脑一场。
现在伤心难过了 ,剩下的就是一支烟,一瓶酒,一堆惆怅。
其实,每个人都有俩个童年:一个是自己小时候,一个是自己有孩子的时候。时间能抚平我们的掌纹,但不会抚平我们的童心。
童年从未离去,它一直住在我们心里。只要我愿意,我想我会一直是个孩子。
六一到了,别再咬着指头傻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