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俗-送神日

● 傳統民俗【送神日】            图文 / 古典新风尚

●傳統民俗【送神日】●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與其他諸神鑒察人們言行善惡,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稟報的重要日子,以定來年人們的吉凶禍福。特別重視甜食類供品,吃甜品向玉皇上帝說好話 民間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子時祭拜,早早送神「送神早,接神晚」,待到 正月初四「接神日」。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 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祭灶到了,小年的味道你还记得吗?

祭灶王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 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糖瓜供的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图文由@古典新风尚/搜集整理,转帖标明!

送 神 日
送神日 習俗
祭 灶 王
糖 瓜
寫 春 聯
剪 窗 花
婚 嫁

                                                                                      2015-02-1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祭灶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礼俗。灶神在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是人们信奉的资格最老的神祇之一。 早期的灶...
    皇氏三墳阅读 3,652评论 0 2
  • ——读《穷查理宝典》每周小结week10 本周阅读了《穷查理宝典》的第四章第十讲《在南加州大学GOULD法学院毕业...
    dream2024阅读 3,593评论 5 6
  • 这几天在关注高尔夫球运动,起了点感受,记录下来。 这里所说的高尔夫球道,不是说高尔夫球场里面的球道(打球的路线),...
    一元真人阅读 4,429评论 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