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佛法

现代心理学强调自我概念,而佛家和禅宗等传统文化主张要忘我,无我,这两种心理概念或策略不矛盾吗?

现代心理学强调自我意识,讲要维护自尊,建立自我;而佛教和禅宗等传统文化讲要忘我、无我,去我执。你如何理解,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策略吗?还是不同的文化?美国的励志片很多都强调自我,令人激动, 但在中国过分明面的自我却被排斥。不过心理学现在是世界各地都接受的主流,而也佛教在世界各地也颇为盛行。什么时候该强调自我,什么时候该无我?两者可以调和相容吗?

~;~   ~;~  ~;~  ~;~  ~;~  ~;~

很久以前回答了这个问题,然后有人@我,声称我这篇文章会害了学佛人,我又一次仔细审查了我的文章,发现原来写得不错嘛,特意整理出来。

另外某人声称“教内与教外以皈依别”,还警告我不要破了皈依戒,那么我就强调一下三皈依:

皈依了你自己内心的良知,这在佛法叫做皈依佛,你知道了什么事能做,这在佛法叫皈依法,你找到了榜样,在佛法叫皈依僧。

这是我个人的解释。

在《六祖坛经》中三皈依为“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

“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

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正是皈依“良知”;皈依正,“念念无邪见”正是皈依了“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皈依净,事实上是皈依了“觉”和“正”之后产生的结果。

换句话说,“皈依”的意思不是皈依任何人,也不是皈依任何教派,而是皈依你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皈依“觉”。这就是所谓的依法不依人,依义语不依不义语。

《金刚经》说:修一切善法,皆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说“法”无差别,无高下,只要能够成就你的“良知良能”的法,就是佛法。

以下原文:

想要明白这个问题,你首先得知道人在什么时候会“有我”,什么时候“无我”。

当一个人感觉到很多负面的情绪和体验的时候,就会有“我”产生,比方说,“我”会感觉到痛苦、失望、难过、肢体的疼痛……等等,而当一个人感觉到喜悦的时候,是没有“我”产生的,你开心的时候,不会觉得“我”在开心,你只是会感觉到开心,你幸福的时候不会觉得“我”在幸福,而只是感觉到幸福,所以“我”的产生其实是有条件的,当一个人止观的功夫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明白原来“我”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我”就是过去的记忆、经验、体验、感受、情绪的混合体。

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小孩子第一次产生记忆的时候,是他第一次经历了痛苦,或感受到压力的时候,我的很多个案,尤其是八零后的个案,经常会说:“我在小学以前几乎没有什么记忆”,其实是因为在初中以前,他的生活非常幸福,没有什么痛苦冲击他的心灵,于是“我”不存在,记忆也就不存在。我见过一个记忆力发生最晚的个案,他说他在初中之前都没有什么记忆,而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彼得潘综合症患者,他有着幸福的童年,被父母一直宠爱着,直到初中,开始经历了学习压力,然后才开始有了记忆。

但是,什么时候有“我”,什么时候没有“我”,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会有非常明确的体验,没有止观的功夫,是无法意识到,也观察不到的,因为“无我”的瞬间非常短暂,转瞬即逝,但是即便如此,每个人,每一天都会无数次地经历这个时刻,这个时刻是人类真正在休息的时刻,当然因为现代人比较焦虑,这个时间就会更短,出现的频率也会低一点。

讲到这里,你可以知道,其实佛教中的“无我”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体验,一个事实真相。

如果你把它理解为一个概念,那么其实就是在物化这个“无我”,而物化的“无我”其实是断见,释迦牟尼佛说断常二见是两种邪见。

因为当你物化这个“无我”的时候,就意味着什么也不存在,但是“无我”并不是什么也不存在,而是没有“我”的概念,比方说你在全神贯注的时候,你感觉不到有“我”,但是你仍旧能够做事,仍旧有所体验,有所感觉;比方说当你感觉到很开心的时候,你感觉不到有“我”的存在,但是你仍旧能够感受到开心,能够看到周围的一切,仍旧能够笑,能够叫,能够很快乐,之所以在喜悦的时候没有感觉到“我”,其实是因为“我”与喜悦、快乐、幸福等等为一体,我就是快乐,这不是“忘我”,不是把“我”忘记,而是没有意识到有一个“我”与快乐分离,而当一个人痛苦的时候其实是心与痛苦分离的状态,因为心在抗拒痛苦,拒绝痛苦,心想要逃离痛苦,于是“我”就被意识到,“我”就存在了

所以在佛教修行中不断地强调“去我执”,去掉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去掉一个人感觉到痛苦的时候所产生的抗拒,以及因抗拒而产生的“我”,“去我执”实际上是让你在痛苦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痛苦,就象在快乐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在快乐一样,只有感受,而没有一个附加在上面的“抗拒”,也没有“我”,没有“我”跟痛苦的分离,这时候才能力观察到原来痛苦有它自己的成住坏空,有它自己的生灭,而且虽然能观察,但是没有一个观察者,也没有一个被观察的对象,这时才知道痛苦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我”不能控制痛苦,痛苦是因缘合和产生的,而一切因缘合和的事物终将分散,这就是无常,并且知道“我”与痛苦是一不是二。

在修行中禅宗有“见性”的说法,对于“见性”和“未见性”的人来说,其区别仅仅是有没有意识到,当你在喜悦、快乐的时候,意识到:“咦,这是无我的状态,我与快乐融为一体,我就是快乐本身,并没有独立存在”,在痛苦的时刻意识到:“我就是痛苦本身,并没有独立于痛苦而存在”,此时观察者与被观察的对象是合二为一的,当你意识到“我”从来没有独立的存在,没有一个物质的,不变的实体存在,这就是见性。

此处强调一下,见性并不意味着成佛,也并不意味着拥有神通,仅仅意味着你意识到“我”没有实体,但是却能见能知,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这里面就蕴含着喜悦,但这只是瞬间的感觉而已,这个感觉也会消失。

所以即便你常常处于见性的状态,也不会一直都觉得喜悦,因为那喜悦也一样会消失——因“见性”而产生的喜悦,也是因缘合和的结果,也有它的“成住坏空”,然后就会看到这个世界人心的真实状态,那时只会有悲伤,悲伤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人类的混沌无知,颠倒迷或,此时不会有喜悦,你的心是如此的悲伤,如此的无力,这才是真正的温柔,正所谓“上善若水”,这悲伤无力的温柔如水一样,以这温柔出发来应对世间,就是慈悲就是“利万物而不争”,因此慈悲中是有温柔也有智慧,慈悲必须是由“无我”的体验发出的。

而心理学中的“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整体存在状态的认知,这个整体的状态包括“有我”时的状态,和“无我”时的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学中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对自己整体状态的认识,是抽象出来的。

这个比佛法中的“我”还抽象,至少佛法中的“我”的存在是以痛苦为基石的,是当“我”想要摆脱痛苦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得到,而“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是人思维出来的,所以它是“概念”是“意识”,但在佛法中,无论是有“我”还是“无我”,都不是概念,也不是意识,而是体验。

所以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概念”跟佛教中的“我”是两码事,跟我们的生活体验是两码事,如果一个人不去思维“自我概念”,它是不存在的,虽然它包括了你的身体、特质、生活、工作……等等,只有当这个人开始评价,开始意识到有“我”在整个过程中的时候,它才存在。

但是佛法中无论“我”包括了什么,都是“我”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就会有不同的状态,有的时候是有“我”的状态,有的时候是“无我”的状态,这是你能够体验到的。

换句话说,心理学中的“自我”和佛教中的“我”“无我”是对于人类个体解释的维度不同,心理学中的“自我”更抽象,更概括,而佛教中的“我”“无我”更具体,更细微,没有谁强谁弱的问题,只是维度不同,说法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然后说:“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这时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自我”,而当一个人感受到痛苦,喜乐的时候,并意识到“我”是否存在时,就是佛教中所谓的“有我”或“无我”,感觉到存在就是“有我”,感觉到不存在,但是又有意识,这就是“无我”。

“无我”不是彻底的消失、不存在,而是虽然“不存在”但能说,能笑,能感受,能做事,所以在谈“无我”时必须要谈到的就是空明不二,有空也有明,有存在也有不存在,不二。

心理学强调自我概念,是说要优化这个人的整体,使他在工作、生活、身体、人际关系等等各各方面都获得成长,获得优化,而当一个人获得成长,获得优化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幸福,喜悦,前面说过,当一个人感觉到快乐、幸福、喜悦、专注的时候,是不会意识到有一个“我”存在的,只有感觉到负面情绪、感受、经验、记忆等等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有“我”,所以强调自我概念,自我成长,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能够更长时间更高频率地处于快乐、幸福、喜悦的状态,而这个状态是“无我”的。

于是在心理上自我发展越好的人,在修行上越是会快速进步,因为自我发展越好的人,负面的情绪越少,越平稳,内心越宁静,越是很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越是成熟,越是有原则,越是与人有清晰的边界,然后越是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人”与“我”的关系,所以强调自我概念,其实是一个人修行的基础,是一个人证得无我的基础。

因为强调自我概念,不是仅仅强调就完了,而是要不断地进行优化,让自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成长,获得喜悦,是为了修正“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关系、等等,是为了提升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和感受,而不是把它当成概念,说说就OK,否则也不必强调它,它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释迦牟尼佛说过,人生遇到佛法,就象一只盲龟在大海中遇到一只木板。为什么会这样困难呢?我们现代人,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遇到佛法不是一件很容易很轻松的事情吗?这其实是因为学佛必须是要有基础的,而这个基础就是此人需处于“人道”。也只有处于“人道”才能够学佛,其他五道是不能学佛的。

佛法中有“六道”轮回的说法,这“六道”轮回,其实就是人类的六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只不过受限于语言和文化的发展,释迦牟尼佛用当时在印度颇为盛行的婆罗门教的“六道”来解读人类心里的六种不同状态。

事实上,当一个人喜悦的时候就是处于天道,处于天道的心会沉迷于喜乐,就是心和喜乐无法分离,这时无法认清心的本质,导致因喜乐而迷失;

当一个人嫉妒的时候,处于修罗道,心由于急于摆脱嫉妒,而生出抗拒,因抗拒而产生“我”,导致心因抗拒而无法认清嫉妒与心实为一体,这也是迷失;

当一个人贪婪的时候,处于饿鬼道,心被贪欲所控制,极力向外扩张,搜寻,攫取,而无法认清心的本质,这就是心处于饿鬼道的状态;

当一个人痛苦的时候,处于地狱道,心因为急于摆脱痛苦,而挣扎着与痛苦分离,但无法认清痛苦就是“我”,就是心,这时因为痛苦而执着,迷失;

当一个处于愚痴的状态时,就是畜牲道,在畜牲道的众生只顾眼前,没有智慧,没有观察的能力,执着于身就是“我”,于是也无法认清心的本质;

只有当一个人的心处于人道的时候,才有机会依靠修行来认清心的本质,认清什么是“我”,因为处于“人道”的心有反省能力,能够学习和修正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被贪欲和喜乐控制,也能够看到自己试图抗拒和逃离恐惧、嫉妒等情绪,这才是“人道”能够学佛的基础。所以佛法中处于人道的我,就是心理学上自我发展良好的人——具备学习和反省的能力。

自我发展良好,并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是两码事,自我发展良好,是基于一个人对自己诚实的认知,认知自己哪里好,哪里不好,哪里是需要修正,哪里是需要保留,基于对自己行言举止、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等各各方面的认识。

而自我感觉好,是刹那间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会变化的,而且当一个人执着于“感觉良好”的时候,就会迷失,此时处于心的状态处于天道,甚至于陷于“自恋”,自我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情况变化时就“自恋”的感觉被打破,痛苦立即呈现在眼前,所以《佛说入胎经》中有记载释迦牟尼佛为了度化阿难陀而让阿难陀经历由“天道”会直接堕入“地狱道”的故事,这其实正是我们现代人最常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一秒还自我感觉良好,陷在自恋状态里,后一秒就怒火中烧发动战争……

所以真的“自我发展良好”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能够冷静地看待自我,因此强调自我发展,会看到自己优劣,也看到劣势,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备反省能力,也具备修正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处于佛教中“人道”的心理状态,才具备了基本的听经闻法的基础。

所以我常说,学佛的基础必须是心理健康,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要先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必得到健康或接近健康水平,才能够学佛,才具备修行的基础。而心理健康的基础就是有良好自我发展——有原则,有界线,有自尊,有自信,有自省能力,有健康的人际关系等等,而这样的人必然在社会生活中会获得良好的社会职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努力经营好家庭。

所以无论是佛学还是心理学,都要求一个人要拥有健康的自我发展,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自我发展的终极即是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就是拥有独立、自信,拥有智慧,不会被困境所限制,不会被痛苦所困扰,能够关爱自己,也同样能够关爱他人,能够包容自己,也同样能够包容他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人与我的关系……等等。

以孔子的话来说,这其实叫“从心所欲,不逾矩”,以佛法来说,这其实叫“无余涅槃”,即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会被困住,不会被捆缚,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从这一点上看,儒、释、道都与现代心理学是殊途同归,并且是相互辅助。

有人说佛教主张“看淡人生遭遇”,认为佛法对匡扶人心算是“比较釜底抽薪”,但这其实只是幻觉,佛教从来没有这样的主张,相反,佛教主张的是在境遇中学习,也就是说要重视每一个人生遭遇,从每一个人生遭遇中修行,去成长,去认清“我”的本来面目,去修正自己。

“看淡人生遭遇”其实是暴力,是真正的自我欺骗,因为人类根本无法看淡自己的遭遇,人类只能看淡别人的人生遭遇,强迫自己“看淡人生”只会导致麻木不仁,麻木不仁不是修行,是暴力产生的结果。

修行是要让一个人的心变得更为敏锐,而人类只有看重痛苦,才能借由痛苦体会到心的柔软,才能训练心灵的敏锐。另外,“自我感觉良好”并不是发展自我导致的,是而是自我欺骗导致的,一个拥有健康的自我的人,不会迷失在感觉良好中,因为他他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他知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他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境遇,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也因为诚实而更机警,更敏锐。

学佛的人非常容易把佛法高看一头,把心理学贬低一下,把儒家、道家、把一切宗教学问都贬低一下,把哲学也贬低一下,甚至在佛教徒中也一样互相贬低——南传的看不起学大乘的,大乘的看不起学藏传的,禅宗的觉得其他所有门派都不行,就我能见性成佛……

但这一切都不佛法,佛教徒没有学会释迦牟尼佛的谦和,诚实,却带着自己的傲慢在学佛,这哪里是在学佛?明明是侮辱佛法。我遇到这种人常说:行啊你,比释迦牟尼佛还傲慢呢?

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似乎心理学有不究竟的地方,但其实真正不究竟的是人心,你以一个不究竟的心来看佛法,佛法一样是不究竟的,而你之所以还愿意说佛法是究竟的,不过是迷信而已,你自己并没有证得,并不知道佛法是否真的是究竟的,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所以才看世间其他一切学问、宗教、哲学等等都是不究竟的,但其实如果你是佛教徒,你需要反省的是到底是人家不究竟,还是你的眼看不到究竟?

其实以我个人浅见,很多国外的心理学家都是非常牛的修行人,他们所讲的理论,他们所证得的结果,所谈及的方面,跟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有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相似的,我们需要知道,佛是在世间成的,而在世间成的佛,以一个凡夫的眼是看不见的,因为凡夫的眼前往往有着恐惧、带着傲慢和偏见。

tZ3�d��t�h�v'��-�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