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10 王洁
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是在柯倩华老师的课上。书是柯老师翻译的,她用“朴素的好故事”来形容它。
的确,如今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图画书,形式和内容都新颖有创意,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在看到推荐后总会发出“哇哦”的惊叹。
相比之下,这本诞生于五十多年前的图画书,确实没什么花招,场景简单、画风朴素,还略显年代的痕迹,但故事动人、令人回味无穷。
用柯老师的话来说“舍不得这个好故事,就忍不住想把这本过去的书介绍给现在的读者看”。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细致巧妙又有意外惊喜的故事吧!
翻开这本书,从环衬开始,就看到了平静的大海。小男孩子坐在岸边,深深的注视着远方,他在想什么?
一只鹈鹕静静的立在木桩上,闭着眼睛休息。远处拖车房里的妈妈站在门边,好像呼唤男孩儿回家。
就这一幅画面,呈现出的宁静已经开始吸引着我继续看下去了。
小潮一家人,每年夏天都到这个海边度假。今天,小潮有预感,能钓到他的第一条鱼。他在猜想,会不会遇到那只鹈鹕?他一手拿着钓竿,一手提着沙桶,快步走过沙丘。
妈妈喊道:“记住,浪大的时候,离远一点!”
爸爸也警告他:“还有,千万别把你的新靴子弄丢了!”
小潮来到海滩,见到了去年见过的那只鹈鹕,他好高兴!
小潮告诉鹈鹕,他现在长大了,可以学钓鱼了。鹈鹕一副想要帮忙的样子。
于是,小潮开始准备鱼饵,学钓鱼。他看着鹈鹕表演似的瞬间捞起一条鲜亮的鱼。但是鱼溜走了,鹈鹕也不见了踪影。
小潮坐在木桩上等他的朋友回来,这时潮水正逐渐升高。海浪把他留在沙滩上的靴子冲到大海里,而小潮发现后只能挽救一只靴子,却也因此获得了一条鱼······
妈妈说过的,浪大的时候,离远一点,爸爸警告过的,千万别把新靴子弄丢了。
这下怎么办呢?
大人所担心的事一一发生了,却也因此给小男孩发挥与成长的机会。他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展开了一段自己做中学的过程。他好像在跟大自然搏斗,但其实也在跟大自然学习。
书中有一段描述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鹈鹕“做了一件很傻的事情”之后,神秘兮兮地立刻消失无踪,再现身时却拿回来一份大礼,不仅保住了自己的颜面,也帮助了小男孩免于责骂。鹈鹕的感受和表情,像极了一个孩子,自然传神。
作者用简约清晰且连贯性的图画语言,让一切意外显得合理、轻松、流畅。线索的铺陈和情节的推演,曲折、有趣、又有意外的惊喜。
这样的文学作品,即使在五十年之后,仍然熠熠生辉。不仅跟现代的读者之间没有隔阂,故事之余,也让作为父母的我们重新思考——孩子在成长之路上是否也有这样的机会独立思考、向大自然讨教呢?
傍晚的沙丘后面,一家人在晚餐桌上聊天。小男孩对爸爸妈妈说:“我学到了潮水的知识,它们总是来了又走,然后会再回来,就像我的朋友——鹈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