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妈妈们抱怨:我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得我告诉他,比如要对他说:
“快去吃饭!”
“吃完饭把碗放进水池!”
“用完的东西收起来!”
“把你上学要用的书本装进书包!”
“把脏衣服放进脏衣篮!”
感觉自己时刻要替孩子操心一切,一旦放松警惕就会发现孩子有事情没做好,真心是操碎了心!
有的时候就想:孩子要是一个自动小宝宝多好,该干嘛就干嘛,怎么就那么难呢?
其实,不是孩子的原因,是因为你一直在“下命令”,而执行指令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时间长了,孩子就觉得我只做等待命令的机器人就好了!这就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许你可以考虑换个说法!
在正面管教当中,有一个工具:启发式提问,可以很好的帮助你!
我们把刚才的句式都改成启发式提问,看看要怎么说呢?
“这个时间,我们的安排是什么呢?”
“吃完饭为了方便洗碗,我们要做什么呢?”
“你用完的东西应该放在哪里呢?”
“明天上什么课?你需要做什么准备么?”
“脱下来的脏衣服要放在哪里呢?”
这样一说,是不是觉得自己温和多了?
启发式提问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与把后果强加给孩子有极大的不同。探讨要求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并且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其最终结果是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要帮助孩子探讨问题,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并且开始问启发式问题。
典型的启发式问题
• 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
• 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
•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
• 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
• 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 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
启发式问题的关键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下面的指导原则会帮助你恰当地使用启发式问题:
1.不要预设答案。如果你对孩子应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预设了答案,你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正是这些问题被称为“启发”式问题的原因。
2.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要等到你们两个都平静下来。
3.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让你的智慧指导你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要表达出你的同情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