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记忆》这本书是通过红军将领的长征回忆记录,描写长征途中经历的著名战役,途中行军遇到的恶劣情怳,以及扩充红军队伍,筹粮筹物资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故事,爬雪山,过草地历经的磨难。对于了解长征那段历史的真实面貌,意义重大。
通过一个个长征路上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把读者带入那个战火纷份的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仿佛电影一样,在眼前映现。
从书中可以读出长征胜利的历史原由。1.红军领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领袖将领与兵土同甘共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党的策略路线的胜利。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东渡西进,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圈,四渡赤水的灵活战术,宣传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红军横渡金沙江,也为红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赢得了主动权。
2.经历各种恶劣情况的红军战士,炼就了纲铁一般的坚强意志。他们肩负着解放人民的使命,战胜各种艰苦困难,同敌人拼到最后,不怕流血牺牲,争取最后的胜利。
很多红军战士永远长眠在长征路上,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应该被永远铭记。
3.广大百姓对红军的无私帮助和热心支持以及积极拥护。使得长征路上的革命火苗,没有在敌人狂风骤雨般的袭击中熄灭。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红军用实际行动支持当地贫苦民众,打土豪分田地。了解民众的疾苦。得民心者得天下。红军赢得了民心。
红军每路过一地。除了跟敌人战斗外,还积极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跟当地的老百姓搞好军民关系。红军也很容易从群众那里了解到当地驻扎的敌人的情况。这就对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大有益处。
4.红军的良好的民族政策,对风俗习惯的尊重。得到少数民族的支持和理解,缓解了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对立关系。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红军队伍筹集粮食物质和扩大红军队伍,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长征是红军在云贵川甘等偏远的少数民族的民众中,宣传革命的有利机会。让革命的火种撒向中华大地的各个偏僻地方。
5.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终年积雪,高寒缺氧,神秘莫测的雪山,没能挡住红军前进的步伐,先后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岭打鼓岭拖罗岗五座大雪山。
茫茫的草地人迹罕至,天气多变,四处是烂泥塘,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处处是陷阱,稍有不慎,人或马就会陷进去。终于领教了茫茫草地的荒僻和凶险,英勇的红军在一步步征服着无涯无际的草地。红军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吃尽了苦头。
新时代的今天,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发扬艰苦奋斗,攻艰克难,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牢记先烈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袛励前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