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银联成立,跨行清算走入了历史舞台。十五年后的今天网联成立,宣告第三方支付全面纳入央行监管。
曾几何时,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在互联网巨头的互相抬价中变得金贵无比。滴滴、美团为了支付牌照的收购也是煞费苦心。残酷的是,微信和支付宝仍然以绝对量级统治了第三方支付市场。即使传统银行们也卯足了劲在移动支付的大道上狂奔,但也无法抵挡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先发优势。
改变大众消费与银行的移动支付
双寡头现象其实在各个行业都很常见,如信用卡组织Visa和Master,日用品领域的联合利华与保洁,电商行业的京东与淘宝。移动支付在实质上仍是货币信用化的一个通道,自身并不具备技术垄断或地理隔绝。但由于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本来杂乱无章的庞大现金流数据有了用武之地。便利店商家可以快捷的统计客单均价,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餐饮行业也可以根据支付时间的波峰波谷来调配食物的制作时间;超市则可以利用信用卡支付数据与发卡机构协商发起活动。
在产品使用体验上,支付宝和微信也越来越像:都支持信用卡支付,采用奖励金机制鼓励用户使用,支持场景都覆盖全行业。对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庞大的支付现金流是一个巨大的蛋糕,给企业带来了一个源源不断的资金蓄水池。按照央行的监管,池子越大,需要准备的备付金也就越多(央行数据是12%至24%不等)。因此当交易量级别提升至千亿,相应的备付金就需要至少百亿之多。因此,余额宝的诞生逻辑就非常容易看清楚了,通过货币基金市场的联动,把收益给回客户,同时企业的备付金规模自然下降,从而让企业资金流动性得到解放。
银行作为支付行业的正统也是老牌玩家,合规与风险是他们发展业务考量的第一要素。互联网企业的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如同弹射起步的超跑,把笨重的、人员庞大的政策驱动革新的银行重卡车远远的落在后面。以至于重卡们开始采用裁员这样的断臂自救的方式加速改革,但现在看来,效果依旧不明显。人才结构的老龄化使得银行对金融创新产品的接受度打了折扣,而复杂的合规以及央行的严监管更像重卡集团行驶路上的道闸和减速带,抑制了开快车的可能。
移动支付就是身边的哆啦A梦吗?
业内人士介绍,2016年中国的网购支付规模为22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呢?以几个相似数据为例,2016年全国消费品总额为33万亿,GDP则是74万亿。按照收入法计算,居民消费总额、投资总额、政府购买与出口的总和即为当年GDP,那么网购规模就占到全年GDP的29.7%。插一句题外话,不妨打开支付宝账单,看看去年总支出和全年到手工资的比例,只占三成以下的人说明两个问题:一,你很有钱;二,你很会省钱。
刚才赘述了移动支付对于金融业以及全行业的改造,接下来我想纯粹以个人的观点,坐上时光机看看移动支付的未来。还记得曾看过一个有趣的数据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每次去ATM机取钱都少于300元,那么实际上你找ATM机和取钱花费的时间成本要大于使用这300元带来的便利。
其实不消我说大多数人也能猜到个大概——我指的哆啦A梦就是人工智能对于移动支付的加成。试举一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例子,著名投行高盛的交易员一直被视为金融圈的金领职业,然而高盛近年频频减裁交易员的动作则显示出这家自视技术驱动的公司正在大规模的使用不眠不休的机器人交易来替代看起来已经效率不高的交易员们。以AI专家的普遍预测,低阶人工智能(相当于老鼠智力)将会在2021年达到300美元左右的普及价格。大概这么说吧,或许到2021年,你就可以对着你的智能设备说:嘿,我要去马尔代夫,给我规划一下线路。接着你的终端就会查找你到马尔代夫线路的所有可能路径,并给出所有价格以及推荐最优选项。
那么,假如这个设备要达到大雄的哆啦A梦的智力水平呢?专家预计至少2030年,人工智能终端的智力水平才能与人类相当。也就是说,你可以完全把这个时候的智能设备当作私人助手,完成从个人理财、投资甚至对孩子教育费用的全规划。
这样看,至少那些挑剔的人就不会指着他们的终端设备骂你这个傻子了。毕竟,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智力是达不到平均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