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找工作时,秋招已经来临,各大单位开始陆陆续续放出招聘公告,谁也不想放过第一波收割优秀毕业生的机会。而对于刚刚进入毕业班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自己迈向社会的第一次尝试。大家都是懵懂的,无论制作投递简历,还是一次次的笔试面试,似乎都是在刺探着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是在评估着自己的能力水平。“海投”这个词汇就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这种求职现象,当经过数十次的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后,大家对自己和岗位就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给自己和岗位打出一个准确的匹配度得分更加唾手可得。可在自己亲身体会之前,总也要做些什么,来让自己在“海”的面前从容一些,给自己在最后一公里前加加分升升值。
那么,对于应届生来说,首先硬件是最重要的。什么是硬件?简单来说,就是你在校期间所获取到的专业能力、成绩荣誉、论文这些体现你竞争硬实力的东西。其实大部分能够体现你硬实力的东西基本已经盖棺定论,仅余的可变性因素也就剩未收录的论文和实习经历了。对于论文,得到审稿意见能够尽快修改发表的就尽快修改发表,毕竟论文水平和数量是研究创新能力的最直观体现。对于实习经历,在你毕业之前的时间里都是可以不间断实习的,但前提是实习岗位与你未来的职业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当HR看到你丰富的实习经历时,会很大程度上抵消你的院校层次较低带来的歧视的,而且面试的问题也很有可能围绕你的实习内容展开。
其次,软件也是能为自己加分的关键所在。当两个人的能力水平大致相当时,你的软实力往往起着决胜的作用。例如,一份简洁大方的简历,既能够将自己的关键信息跃然于纸上,又不失美观,不辣人眼睛,那么HR自然就会对你的简历更加青睐。而应聘不同的岗位,也未必要拿完全一样的一份简历投来投去,根据岗位的要求适当地修改简历也能提高初选通过率。具体什么样的简历才是好的,就需要多看多学习了,网上有很多专业的培训,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可以学习一下。另外面试技巧也是让你能够脱颖而出的一大利器,包括礼仪着装、语言表达流畅度等等。学会一些语言修饰,把握面试官问题的侧重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烘托出自己的优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和技巧,都不如自己多练习、多实践、多积累来的扎实。在这个卷起来的时代,家里没矿谁都得努力营业。躺平或许是让自己在压力面前放松的最佳手段,但是不要躺太久,太阳升起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让我们收拾心情整装出发。相信大家必将在这个金灿灿的季节,收获属于自己的梦想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