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栈桥观鸟
未到青岛前,先用百度在网上搜了一下青岛各景点的评价,在前三名中选了两处,排名第一的是栈桥。
想像中的栈桥,应该是一条长长地孤独地延伸进大海的悬空长桥,就像许多爱情片中的特写景头那样,可以供情侣们携着手在上面慢慢地走。
到了一看,栈桥比想像中要短得多,要粗壮得多,而且尽头不是直接没于大海,而是建了一座金黄琉璃瓦的大亭子,亭边停了大大小小很多可以出海的游艇。
更关键的是,桥上面人头挤挤,直接布满了每一寸桥面。
不要急着失望,因为栈桥排名第一的原因并不是这座桥,而是桥两侧的海鸥。
这里是人们喂食海鸥,人鸟相亲的地方——漫长的岁月里,栈桥的海鸥已经习惯了靠近游客,习惯等着游客抛下食物,它们从空中轻盈地贴近海面啄食。
我没有走上栈桥,而是穿过沙滩,踩着很不平坦的布满海生生物的石块,沿着栈桥走到了海边。在那里,我发现一个绝对隐密的好处所:栈桥下面靠海的地方,只容一个人通过,海水刚退,有一石头上正好可以容一个人静坐。
上面或者有数千个人来来往往,但桥下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能听到的,只有海水拍打岩石和桥墩的声音——也就是涛声,以及千百只海鸥的鸣叫声。唯一能够听到的人声,就是有一家人靠近海边,那个小女孩兴奋地投食另觅喂鸟时的喊声。
必须静下来,必须坐下来,久久地看鸟,看鸟的羽毛在风中张开时的美丽,看逆着阳光时它半透明时的神奇,看它在空气中如此自如地往来。

不要急着到下一个站点,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听着海水拍打着脚下的岩石,仿佛念诵着古老的经文,你不懂其义,但听得出它的安详和宁静。
然后,你发现无论是桥墩还是岩石上,都布满了最爱吃的牡蛎,还附着着紫菜等既漂亮又洁净的植物。

而到海边的,并非全是游人,还有许多人握着精巧的工具,在挖各种海鲜——这时真后悔没有准备好一个小铲子,可以直接挖开了牡蛎可以吃一些“生猛海鲜”。

当然真正的遗憾不是没吃到海鲜,而是景点的开发还处于唯利是图的层面。走上堤岸,各种商贩拿着话筒兜售着出海游的项目,穿过马路的地下通道里,各种嘈杂的兜售声直接把人淹没在一个菜市场式的喧闹氛围里。
但栈桥下那半个小时的海涛声、鸥鸣声,毕竟是其它地方所罕有的。
毕竟,虽然这里的视野远不够开阔,两边的海岸和岛屿让它只成为一个小小的海湾,而无法直接面临大海,但是海水是洁净的,是蓝色的,而目光穿过海湾,外面就是无限的海洋。
那一个海称为黄海,但在青岛这一带,则是完全的蔚蓝色,是真正的“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