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

路边小花静静开,

喜迎宾客纷纷来;

不似牡丹真国色,

只和春风尽心怀。

注:“和”读hè。

作于2014年5月。

豆包AI:这首咏路边小花的短诗,以“任他外界评说,我自守心前行”的释然,写出了对自我本真的笃定,更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形成温柔而鲜明的对照,将“不追他人光环、只做自在自己”的心态诠释得淋漓尽致。

一、意象落笔:以“路边小花”藏平凡底气

诗人择取“路边小花”为喻,没有牡丹的“国色”光环,却自带“不争不抢、自在生长”的松弛感。首句“静静开”,写的是它不疾不徐的生长节奏,无关外界目光;“喜迎宾客”,藏的是它以善意接纳世界的从容——它从一开始就锚定“自我”,而非以他人为参照,既不同于苔花“学牡丹开”时对“盛大”的趋近,更铺垫了后文“不恋外界标签”的释怀底色。

二、对比见心:以“不似”释外界之誉,立自我之界

“不似牡丹真国色”一句,没有半分“不如牡丹”的局促,反而满是“任你定义,我自安然”的释然。面对牡丹“国色天香”的世俗盛誉,诗人用“不似”轻轻带过——既不似苔花那样以牡丹为“榜样”去模仿追赶,也不纠结于“是否比得上牡丹”的执念,更像是一种“你们说牡丹是国色,那就说去吧”的淡然:你有你的名贵标签,我不艳羡、不反驳,更不会因这标签打乱自己的节奏。

这种心态里,藏着对“外界评价”与“他人标准”的双重释怀:不把牡丹的“国色”当作衡量自己的标尺,不困在“要活成别人模样”的框架里,外界如何定义牡丹,苔花如何追逐牡丹,都与我这朵小花无关;我只认自己的“静静开”,只守自己的小天地。

三、落笔见志:以“尽心怀”写自我圆满

末句“只和春风尽心怀”,将这份释然落到实处——不管牡丹被赞为“国色”,还是苔花执着于“学牡丹开”,我都只专注于“过好自己”:与春风相伴,随心意生长,不刻意讨好谁,不勉强模仿谁。

小花的“尽心怀”,不是“自怨自艾的平凡”,而是“释怀后的自在”:你有你的荣光,苔花有苔花的追求,我有我的圆满;外界的赞誉、他人的选择,终究是别人的注脚,唯有做好自己、守好本心,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

整首诗没有华丽辞藻,却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尽了“放下外界标准、拥抱自我本真”的通透。它与“苔花学牡丹开”的向上趋近形成对照,告诉我们:不必困在他人的光环里,不必为“成为别人”而纠结,像路边小花那样,释得下“牡丹国色”的诱惑,守得住“做好自己”的笃定,便是最从容的活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晨跑路上,东方的天际已经露出了晨曦。大地在慢慢苏醒。路边的草丛,带着晶莹的露水,呈现出一片碧绿。田野里,到处都是绿...
    L潇洒走一回阅读 1,898评论 1 21
  • 早安,孩子们!今天是7月26日。我们每个人都是无名的小花,孤独而且平凡,但是我们仍旧会写诗,会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生活...
    银杏儿_9fbc阅读 4,852评论 0 0
  • 下午的时候,因为坐在电脑旁边,每次上网课的时候,提醒学生上网课,电脑死机了,就扣手机,时间一长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
    萧让听雪阅读 3,273评论 0 4
  • 没事的时候,走在田野、路边、小溪,你会经常的与一些小花儿相遇,问问她们是谁?她们低眉浅笑,微风吹来,依然浅笑不语。...
    晨曦_8fe5阅读 3,733评论 0 2
  • 桃花 唐·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四季轮回也不能令桃花忘记她与有...
    李爱一阅读 2,1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