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操场
心清如水
橡胶跑道有点湿,但并不妨碍我走在上面。没有关系,因为它不像古老的时候,土地上面撒了雨,是黏黏的,走不了。这恐怕是现代化的好处吧,我很享受。
操场四边有树,我看不见小鸟,但每次在这儿逛,我都能听到鸟声,我非常的喜欢这样的时刻,就好像天地间只有你一个的那种感觉。红旗在迎风招展。看到红旗,你会觉得亲切。不去深刻思考的话,你很少能想道这是用先辈的鲜血给换来的,你只是觉得很安心。
四周的树一直在成长,我好像觉得我在办公室和操场之间有一个链接,工作累了,我总想去操场走一走,只要不是很大的风,很大的雨,我都乐意来。操场给了我某一种感觉,放松,闲适,依赖,尤其是没有人的时刻,我一个人逛,我就会觉得天地间只有我一个。
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
是不是因为人太渺小了,所以,总是想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为“我”,所以把我作为核心。
风在很久的吹,一直吹,清风,微风,大风,飓风,烈风。大多时候,我们这儿就是清风吧。我喜欢清风的感觉,温柔、体贴、熨帖、舒服、惬意。
如果哪天没有鸟叫,我会觉得少了很多东西。我喜欢有鸟在这儿叫,有鸟叫,有风吹,有绿叶,有天空,我觉得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我没有想去锻炼,我只想在操场上晃晃荡荡的走一圈,就这种晃的感觉我很享受。我经常在晃的时候想起来梭罗的《瓦尔登湖》,其实大自然才是人类最美最好最贵的馈赠。
我想到哪儿,就在手机文件传输助手里说几句,然后我想回去就把我此时此刻最真实的想法,串编起来,成文。那其实就是来自内心最深处的文字。
至少不作假,全部来自内心。
我喜欢看这挂着露珠的草。
有时候可能风吹雨打,是草长得好的一种动力与鞭策。其实人也可能一样,顺风顺水的人,阳光、可爱、活泼,但总是少了一种野性和韧劲。所以风雨过后是彩虹这句话永远成立。
小草,太阳晒的时候它们就迎着太阳长,雨后有水珠的时候绿的晶莹。无论是什么,它们就在这儿,一直在。
好像生来就是如此,其实我想人不也一样吗?哪有那么多意义?老天给了你这个生命,父母把你带到了这个世间,你就好好的去活着,去体验,去做事情。做你力所能及能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人生。
我现在回头看看小时候看过的那些人生意义,奋斗拼搏,人生不搏,更待何时?其实我现在觉得很不喜欢,哪有那么多的博,生下来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你生命的组成,好好过就行了。
其实所有的拼搏、奋斗、竞争、比较。都是为了胜过别人。老子讲,“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其实,做最好的自己,一点一点变得更好。明天比今天或许还好一点,就已经很好了。这才是生命的本源和意义。
我现在特别不喜欢说拼搏奋斗,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我不希望年轻的,或者是小小的稚嫩的生命早早的背负上这些东西,而忽视了生命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吃饭快乐学习,其实都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有持续、静水慢流就行了。
最好的姿态是做一件事情,并且觉得很喜欢,或者觉得做完了还蛮不错吃,这是最好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工作所有的事情你做起来都喜欢。但是一旦做了,就像稻盛和夫说的那样,和他谈一场恋爱吧,慢慢的你就喜欢了,喜欢起来才有意思,不然生命不是一场巨大的耗费吗?
我绕着操场走了一圈,一个中年妇女在那儿挖布布丁。她说可以泡脚,我说,“听说晒干可以喝茶消炎。”她说,“那不行,这个操场脚踩的太多了。”我说,好像是。我不觉得是穿着鞋的脚踩的脏,其实不脏。脚可能是人身上比较干净的一个部位,它一直被保护。只有手恐怕接触过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时候才会觉得脏吧。
喜欢写点东西以来,看到什么东西都觉得是素材,以往我会觉得惊喜,现在我会觉得是一种负累。我就不能不再去想写作的事儿,就是静静的欣赏一棵树,一阵风,一片草吗,我已经很难做到了。所以人生有时候你最初特别想得到的东西,可能后来你也没那么喜欢了,有时甚至厌弃了。
所以,当你喜欢一个东西,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去想太多,不要去想生生世世,就现在这一刻,喜欢就喜欢吧,享受此刻的喜欢已经很难得了。如果再想到10年、20年以后会怎么样,你的喜欢就会成为一种负累。
我突然觉得这句话好有道理,我以后喜欢什么,这一刻我就喜欢。我不去想之后会怎么样,至少我现在是喜欢的,这种喜欢就难能可贵。
哪有生生世世,哪有长长久久?世界上最大的不变是一切东西一直在变,我们应该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呀。
我走了两圈。我用微信传输助手阐述了我这些思考。我想回到办公室,我一个字都不改,排起来修改一下错别字就可以了。这最淳朴的样子,是我最喜欢的样子。
我现在喜欢淳朴的一切。
不喜欢亮光闪闪的东西,我觉得很假。“钻石一颗恒久远啊”,我可能是因为经济实力不够,我从来没有买过钻石,也没有戴过钻戒,我也从来没有渴望过。我不喜欢带任何东西,我觉得都是累赘,碍事,多余。也就趁了我没有那么多闲钱的意思。
我喜欢一些简单的东西,我觉得简单、顺手、好用、舒服、自在、惬意。到后来我读了书,知道大道至简。它与我最淳朴的生命的本源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原来好的东西是通用的,从古而今,由中而外,大家都一样,即便时段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语言不同。核心的道理是相通的。
我想到这儿,我突然不想接着想了。生活里边,我们中国最早的佛学要义吧。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饿来即食,困来即眠”。仅此,这可能就是生活的基本点,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耀眼,也没有那么多的聚光灯。我们最平凡的样子,静水深流的样子,是最好的样子。
我看了一会儿树,我刚刚看电脑,眼睛疼的那种感觉没有了。果然,大自然还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