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出台之后,可能最纠结的就是70后的这茬人了,生,过了最佳年龄,不生,有点不甘心,一个孩子还是太孤单。
生完儿子,婆婆鼓励再生一个,老公也说:“在生一个你不用上班了,在家带孩子,我一个人养活你们,大不了吃差一些,穿差一些。”有那么简单吗?从此,我就成了专职保姆,失去经济能力,甚至于失去自己,时时刻刻要伸手向老公要钱,这个绝不可能。
再者,我胆子小,国家政策怎敢冒范?
农村,没有儿子是天大的事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儿子就没有人顶门立户,女儿是给婆家生的,迟早都要嫁出去,因此,生儿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多少人为生儿子背井离乡,多少人为生儿子债台高筑。那时候,在农村允许生二胎,但是绝对不能生三胎,否则罚款,少则三五万多则十来万,那个农民能承担的起,只有选择逃离。老公带着怀孕的妻子逃去没人认识的地方,打工度日,等待分娩。村上有的人一连生了三四个女儿,就忍痛送人,还想继续在生儿子。
80年代末,我随父亲来了油区,没想到这边的政策更加绝对,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生男生女都一样。管计划生育的是一个吴性女子,每个孩子出生她都要发准生证,没有准生证就是违法生育。去领准生证的人都要听她滔滔不绝的宣讲,告诫你只生一个,别想着二胎。她常常盯着年轻媳妇的肚皮,如若发现谁怀了孕,就会软磨硬泡,逼你引产,你若不从,她会常驻你家,吃喝拉撒,天天不误。大家不误厌恶地叫她“吴老太”。
90年代,我结婚时,必须要找“吴老太”开介绍信,老公还差一个月才符合结婚年龄,“吴老太”宁死也不开,一句话不符合政策。当时单位要凭结婚证就能分到一间单人宿舍,才可以谈婚论嫁,而且排队分房的结婚证已经有几十个,何年何月才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呢?没有结婚证一切免谈,我们就那样生生地卡在了“吴老太”哪里。我的大伯母有点“仙”能掐会算,而“吴老太”很信这个,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个人相遇了,通过大伯母的努力,结婚证总算领上了,之后勉勉强强地分到了一间铁皮房子(就是用铁皮焊接而成的房子)。等到儿子出生时却迟迟拿不到准生证,因为每年给单位的生育指标名额有限,我们的孩子领不了当年的准生证,只能领第二年的,这样孩子的年龄就要小一岁,之后上学必受影响,那个折腾呀!
2000年小姑再婚,头一胎留给了前夫,老公的孩子留给了前妻,她们夫妻无子女。小姑便怀了孩子,谁知她所在的单位不依不饶,说小姑没有履行好再婚生子的正常手续,非逼着小姑去做引产,否则开除。经过痛苦的思考之后,小姑决定做掉孩子,六个月的胎儿,一个鲜活的生命呀!怎么忍心呢?可是没有办法。从产房出来整整一个月小姑都没有下床,几乎是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从此开始抑郁,一发不可收拾,精神极度的颓废,每天都要靠大把的药片控制着躁虑的情绪。
“二胎”政策的开放,让许多人如沐春风,大多数70后的人有点蠢蠢欲动,那日我对儿子说:“在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如何?”儿子瞅了我有一分钟,然后哈哈大笑“您还是算了吧!”
我说:“如果我去了极乐,你一个人多孤单呀!”儿子说:“你生下哪个孩子时,我已经离开家了,和我能有多少感情?”
暑假期间,儿子对《家有儿女》情有独钟,我说:“儿子,能不能换个频道?”他随口就说:“谁让你只生我一个呢,孤单的我,只有在电视里感受一下兄弟姐妹的情谊了。”我一头雾水,到底要不要再生“二胎”呢?
四十多岁的高龄产妇,能经受的住怀孕十个月的种种考验吗?最关键的是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吗?能做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吗?能有足够的时间养育他(她)吗?我深深地明白,孩子的成长必须有母亲的陪伴,特殊的工作环境,让我们孩子缺失了太多的父母之爱,在生“二胎”,必须深思熟虑。
昨日和一个80后的独生子聊天,对于独生的孩子他有一个最切身的体会,没有担当,以自我为中心。
他无限感慨的说:“都是父母惯的,我三十几岁的人了,每次离开家,我爸都会把烟、水果、零食一个劲往后备箱里塞。”
“那你考生二胎吗?”我问。
“按照目前的境况不考虑生二胎。”他回答的相当干脆“虽然我被养残了,可是生二胎还要想清楚,生活压力太大,生的起养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