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圣人,历史上出现的“三个半”圣人,除了三位知名的圣人孔子、王阳明、诸葛亮外,还有半个圣人,晚清的政治家曾国藩,相比较其他三位,曾国藩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他的学问对现在没有很深的影响,他的名声也并没有深入每个人的心里,但是我发现,前三个人仿佛天生就有这样的天赋,灵光一现想出流传至今的理论和事迹。但曾国藩却不是个天才,可以说他是个地才,他用后天的努力弥补了先天的不足,终极一生都在勤奋学习中度过。
《曾国藩传》中记录了这半个圣人传奇的一生,也是他求圣之路坎坷的一生。是什么让曾国藩能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半个圣人,他做对了什么,有什么值得我借鉴的地方,在这本书里,我觉得有两点对我来说特别有用:
01 尚拙。
曾国藩历经七次县试才考上秀才,尤其是第六次时,他写的文章还被主考官拿出来当了“反面典型”。
还有一个他小时候读书的笑话,他从小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有一天黄昏,在坐在书桌前背《岳阳楼记》,有一个小偷潜入他家,爬到房梁上,准备等这家人都睡着了,起来偷东西。结果没想到,曾国藩这篇文章怎么都背不下来,小偷在房梁上睡了两觉,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那儿背呢!到后来,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指着曾国藩大骂:“就你这个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从头背到尾。然后,一甩门,扬长而去,通过这个小故事,也能看出曾国藩确实很笨,但也确实很用功。
就是这么一个“笨人”,看起来连普通人都不如,他最后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半个圣人。
曾国藩有一个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功夫,这跟我们平常的教育理念大有不同。
我们从小被教育的都是要“聪明”,只有聪明的小孩才会被人夸,以后才有前途,因此人人都不愿意别人说自己笨。
我们做事的时候都希望办得巧妙,费得力气越少,越能走捷径,越显得比别人聪明。
但走捷径,只能让我们登上小山丘,想要攀登高山,就必须要花力气、费功夫去走那最难的路。
曾国藩虽然经历了七次县试才考上秀才,但是更难的举人和进士,他是一次就考过了。
原因就是“笨拙”的学习方式,记不住就反反复复记,听不懂,就反反复复听,一定要学会了才罢休。
这种”笨拙“的方式,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学习基础。
尚拙本身不是让我们要跟其他人比较,承认自己不聪明。
而是在学习上,要尊重客观规律,很多学习碰到的重点、难点,不能轻易的一跳而过,而是要下笨功夫把它搞懂搞会,打通知识阻塞,这样给自己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以后再做别的事情时才会事半功倍。
尚拙本身是一种学习态度,人人都可以下这个笨功夫,聪明人也可以,但是我们往往自视甚高,觉得比其他人都厉害,往往在学习时都想要走捷径,提高效率,却没想到,只有“下笨功夫”的人最后才能得大学问。
02 写日记。
曾国藩立下做圣人的志向后,方法很简单,就是“写日记”。
但其实写日记这件事也不简单,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
第一,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间就多写,没时间就不写,根本没把写日记当成重要的事情来做。
第二,把日记写成流水账,每天就记记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感受,写着写着,发现日记对自己的生活也没什么用处,慢慢也就放弃了。
第三,每天安排的事情、提的要求做不到,做不到呢,一方面不愿意思考,反思原因,另外一方面想着还有明天呢,于是一天一天,敷衍而过,明日复明日。
但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
曾国藩后来改变了对待日记的方式:
1)把日记当成一件大事来做,用专门的时间,并且用楷书来记录,体现了自己恭敬的态度。
2)日记记录的是生活细节上的“研己”,抓住生活的每个细节,反思自己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自己哪里做得不对,需要改进,如果要改变的,那么去做。
3)把日记送给朋友们传阅,要求每人做点评,通过外部的力量监督自己,并获取对自己行为的反馈。
通过记录日记,每日反思自己,对比自己和圣人之间的差距,不断改变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向圣人靠近。
但性格的很多弱点是根植于人的本性中的,多年形成的,不可能通过几次反省、反思就彻底改掉,只能用一生的时间,用“温火”慢炖,才可能慢慢化解,因此写日记可能就是一生的事情。
想要不断修炼自己,改变自己,就要坚持反省自己并写日记,这样的一生也是自我磨砺的一生。
“尚拙”让我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真正踏实下来,愿意下功夫打通知识阻塞,打好成长的基础。
“写日记”让我能每天反省自己,持续地改变和提升,改变自己的行为,提升思维方式。
我不想成为圣人,但希望能通过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做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