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9期“别”专题活动。
“叮叮叮……”手机闹铃响了。我闭着眼摸着床头柜上的手机,滑掉铃声,继续睡,内心有点小满足,还能再睡十分钟。这是我为了满足赖床的心理想的办法,起床闹铃提前十分钟响。
“叮叮叮……”铃声又响起,十分钟到了,我勉强睁开眼睛,关掉铃声,使劲伸了伸懒腰,继续躺在床上,心想,就一分钟,再躺一分钟。
“起床。”我发狠地自语,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匆匆洗漱完毕,去厨房,用最简单的方法弄好早餐,把早餐摆上桌,喊娃起床:一遍、两遍、三遍。中间穿插着准备出门上班上学要带的东西。回头一看,娃还没起,直接冲进屋,把娃提溜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吃完早餐,顾不上收拾,带上娃,送娃去学校,然后去上班,我如冲锋陷阵般地跑进点名室,还没等坐稳,点名时间到了。同事们都戏称我就是点名的钟声,看到我就开始点名准没错。
工作的繁杂自不必说,既要埋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费力费心又劳神,简直苦不堪言。
快下班了,盯着表,时间一到,如离弦的箭一般,第一个冲出办公室,火急火燎地奔向学校去接娃放学。带着娃风驰电掣地骑回家。
一进家门,让娃去写作业,我就一头扎进厨房,准备晚饭。娃一会钻进厨房找吃的,一会偷偷拿起手机,我手里的活不停,嘴里的话也停不下,训斥着娃。明知道再怎么说也不管用,可是看着他气就不打一处来,有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势。
做好晚饭,我尽量拿出慈父的语气和娃边吃边交流,娃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这装出来的慈父语气自然瞒不了他,交流并不愉快。我小的时候,爸爸吃饭的时候老训我,奶奶就护着我说:“吃饭的时候不要训孩子,不好消化。”奶奶的话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我努力压制着火气,自己给自己打气:“别发火,别发火。”
饭总算吃完了,我督促娃:“快去,写作业。”自己又钻进厨房洗洗涮涮一通忙活。等我忙完,挺了挺酸痛的腰,长舒一口气,走出厨房,看见那小子还在客厅沙发上仰着,又看上了电视。我扶了一下发酸的腰,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呵斥:“还不去写作业!快去!”
娃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撅着嘴,很不情愿地起来,慢吞吞地提着书包进了房间。我一屁股瘫坐到沙发上,总算能歇一会儿了。想喝茶,却连泡茶都懒得起来泡了,端起水杯喝了口凉白开,继续呆愣愣地坐着,无思无想。
“爸爸,背课文。”我的气还没喘匀,娃拿着语文课本站在了我面前。我愣了一下,接过课本:“背哪一课?”娃给我翻到要背的那一页。“背吧!”我看着课文。娃开始在沙发上跳来跳去,边跳边背,一遍,两遍,三遍……需要我不停提醒,我逐渐失去了耐心,把课本扔回他身上,“去自己背过再让我检查。”就这么重复了两三次,课文总算是背过了,检查完作业,签完字,已经快十点了。
看着娃收拾好书包,躺到床上,假装闭着眼睛睡觉,长长的睫毛在红扑扑的脸蛋上忽闪着,我的心流淌出一阵暖意,不自觉地握了握拳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父慈子孝,别发火!加油!”